京文物〔2025〕1513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2025年北京市高级研修班以及资助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专技字〔2025〕73号)要求,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才培养,定于2025年11月17日至11月20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2025年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目的
202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指示,切实落实《亚太地区框架行动计划(2022-2030)》及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践行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联盟的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北京8处遗产地保护管理,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促进北京市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及提升。
二、研修内容
(一)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年历程回顾;
(二)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验实践;
(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前沿及趋势。
三、研修方式
1.专家授课:邀请国内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2.案例交流研讨:精选国内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优秀案例,包括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作为研讨的基础。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最终以实际课程安排为准。
授课专家 | 单位/职称 | 授课内容 |
关强 |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 待定 |
雷兴山 |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导 | 《聚落功能区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 |
陆琼 |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回顾》 |
詹长法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 《国际视域下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发展与创新行动》 |
《以数字化增强世界文化遗产韧性及可持续性》 | ||
狄雅静 | 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研究馆员 | 《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体系架构》 |
闫晓雨 |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遗产保护中心副队长、高级工程师 | 《颐和园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养护・监测实践》 |
吴美萍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世界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 |
陈富龙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 | 《遥感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今生往事》 |
刘剑 |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专业总工程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 《世界文化遗产的阐释与展示》 |
四、研修对象及报名方式
(一)研修对象
北京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主管领导和专业人员、世界遗产所在区文旅局、长城沿线六区文旅局(文物局)管理人员,以及天津市、河北、辽宁等世界遗产管理机构专业人员。每单位报名原则上不超过3人,计划招生50人。
(二)报名方式
请各单位推荐参加研修人员,并于2025年11月16日(星期日)前将加盖公章的《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附件1)电子扫描件发送至邮箱:13995745591@163.com。
请研修人员用手机微信识别下图二维码,填写报名资料。

(三)报名确认
承办单位对报名人员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和审核后,发送确认参训信息,研修人员凭身份证报到参加研修。
五、研修时间和地点
(一)研修时间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至11月20日(星期四),11月17日上午8:00前报到,11月20日中午12:00结业、返程。
(二)研修地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联系电话:13995745591江老师
(三)乘车路线
乘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出口,B东北口出,步行900米左右。
六、其他事项
(一)参加研修人员结合研修内容和工作实际,每人撰写1篇与研修内容相关的论文或交流材料,不少于3000字,于研修结束前将电子版提交至邮箱:13995745591@163.com。
(二)研修人员修完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后,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培训学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
(三)研修人员报到时,需要提交加盖公章的《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
(四)为保证研修效果,研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培训纪律,研修期间未经承办单位同意,不得请假。
(五)本次研修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研修人员往返交通费自理。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江老师:13995745591
电子邮件:13995745591@163.com。
特此通知。
附件:1.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
北京市文物局
2025年11月12日
(联系人:唐 磊;联系电话:55533026)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