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邓荣贵葬田义墓

日期:2018年05月03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1998 年在清理整修田义墓寿域时,于慈有芳墓之前方出土了一座“清故畅春园总管讳荣贵邓公之墓”的石额,从而证实了邓荣贵是葬在明代田义墓园中的清代宦官。邓荣贵是清代什么时期的太监呢?在历史上又有什么记载?

  明代田义在模式口村西的墓园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宦官墓园,田义墓已经成为了模式口一带非常有特色的古代建筑。田义死后,不断有明清的太监自愿葬在其左右,从老照片来看,田义墓园内松柏参天,各种不同时期的石五供、石碑、宝顶鳞次栉比。

  邓荣贵是清乾隆时的太监,一生仰慕田义,他在生前就曾从慈有芳手中购得了慈祥庵的房屋在此居住,他也说过:“磨石口是一个千年吉地,田公所葬之处,暗合风水,宜置佳城,吾愿终身追随其左右。”

  我们就从这块出土的石额说起。石额上刻邓荣贵是畅春园的太监总管。康熙十六年(1677)设立敬事房,隶属内务府,从此敬事房成为清代唯一的宦官机构。敬事房除管理禁内宦官,负责杂务,传宣谕旨外,还管理包括禁中之外的景山、南府、瀛台及位于郊外的圆明园兼长春园、静寄山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处。

  从清代宦官的品级职衔来说,可分为大总管、总管、副总管、首领、副首领和一般太监六级。总管和首领都属于上层宦官,他们分别执掌各处的宦官机构,其地位较高。清初的宦官不设官阶品级,顺治初年曾按规定给宦官十三衙门定过品级。敬事房是清代宦官的“宫殿监办事处”。敬事房设有总管、副总管,给太和、中和、保和、文华四殿三作首领太监员数,给与八品职衔。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式规定敬事房设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所以《清史稿》称:“(清)太监授职官自此始。”

  敬事房所管辖的畅春园设有总管二员,俱七品,执守侍;首领十名,无品级;太监四十名,专司本园一应杂务。从石额刻文看,邓荣贵是畅春园的两名总管太监之一,按规定品级为七品。

  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十三日,是乾隆皇帝六十大寿。皇帝的生日被称为万寿节,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乾隆六十大寿自然又与其他年份生日不同,朝廷上下都在准备盛大的庆贺典礼,乾隆皇帝也回想起自己自即位以来的丰功伟绩:平准格尔、扫大小金川,河晏海清,不由得踌躇满志,好不惬意。他正陶醉在自己的光环之中,忽然总管王忠来报:“总管潘风病故。”乾隆闻听内心颇感晦气,他强压住怒气不发,传谕道:“潘风病故亦当俟过万寿月,发报具奏,著将王忠议罪,再总管等近来渐无忌惮,嗣后凡遇此等事件,毋得于万寿月妄行具奏。”

  乾隆毕竟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对此事的处理还留有余地,他只是觉得这些太监近来有些张狂,肆无忌惮,不顾人之常情,不懂礼数,需要严肃整治一下,以期引起宦官们的警觉。所以他在谕旨中提醒太监们今后凡再遇到此等事情,不要再在万寿节时随便来奏。

  可无独有偶,第二天,在万寿节庆典刚刚结束,乾隆接受了群臣拜贺。君臣同乐之后,沐浴更衣,刚回到养心殿,还沉浸在寿宴的喜庆中,忽然,又有总管李文贵来报:“畅春园总管邓荣贵病故。”邓荣贵连死都死的不是时候,看来李文贵还不知道昨日王忠受斥之事,或者是谕旨尚未传达,李文贵撞到枪口上来了。话音未落,乾隆心中猛然腾起了一股怒火,恶从胸中生,自然产生了一种旧账、新账一起算的念头,面对李文贵,他怒不可遏,道:“今岁系(朕)六旬大寿,太监总管病故,何关紧要,李文贵不知尊卑大体,况伊在养心殿当差多年,何事不谙,今乃糊涂若此。”

  此事也不怪乾隆会勃然大怒,昨日刚治了王忠,今日又有李文贵重蹈覆辙。谕旨说得也很清楚,李文贵在皇帝身边已有多年,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想必他也很清楚,否则早就该革职了,看来李文贵也是应了乾隆的话“渐无忌惮”,连尊卑大体都不懂了,所以乾隆立即“著王常贵问明(事体),(对李文贵)从重治罪”。

  乾隆并未把气撒在死去的邓荣贵的身上,只是大大地治了李文贵的罪,对邓荣贵还算宽容,说他多年来勤勤恳恳服侍皇帝,尤为辛苦,应以厚葬。所以邓荣贵才能顺利地入葬在前明太监田义的墓园中。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