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明中东宫冠服》浅说

日期:2016年06月23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明中东宫冠服》,明内府乌丝栏抄彩绘残卷孤本。一函六册,开本尺寸:36.3×21.5 厘米; 版框尺寸:24.8×17.4 厘米。磁青色纸质书衣,金镶玉四眼线装,白绵纸。文字墨书半叶9 行, 每行21 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白口,书口有上单鱼尾和无鱼尾两种形式。

皇帝冕服中单

       该书为明洪武、永乐初年定制的冠服及卤簿文献的汇集,内容包括皇帝、中宫(皇后、皇妃)、东宫(皇太子、皇太子妃)、亲王、亲王妃、世子、公主等皇族成员,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礼仪服饰规定。此外, 还汇集了卤簿仪仗和大射礼图,展现了明代宫廷服饰制度全貌。全书共有手绘彩图317 幅, 其中冠服图235 幅,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另有卤簿仪仗图和大射礼仪图82 幅。
作为明代早期彩绘原本或称抄本之残本,《明中东宫冠服》彩图绘制技艺精湛,所用的朱砂、黄丹、石绿、石青、铅白等矿物颜料,其色彩虽经数百年,但色泽犹鲜,这种绘画意韵十足的彩绘本,其艺术价值与稀有性极高。
服饰制度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服务,是中国礼仪制度史发展的重要表现,体现出我国古代先民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和创造力。明朝是推翻蒙古政权后建立的汉族政权,故而《明中东宫冠服》所涵盖的明朝冠服制度更加重视对上至周汉、下至唐宋的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而减少了前朝服饰元素,从而达到巩固其政权的目的。服饰的发展演变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又能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本书是迄今所见有关明代初期冠服仪仗等制度较为全面、详尽的古籍之一,既可补充《大明集礼》载黑白线图之色彩,又可增补《大明会典》存图之缺,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历代礼制而成书,作为明代冠服制度之标准的《明中东宫冠服》,其重要的档案价值与惟一性,必将不断地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罗梦娇)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