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端方欲购石露盘

日期:2017年12月27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招仙塔是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内奉祀的是佛牙舍利。该塔800 余年间并不为人知,亦不知为何人所建,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因塔毁,佛牙舍利方被发现,同时所出的还有一件塔顶石露盘。
招仙塔在清光绪二十六年遭八国联军炮轰焚毁,一片瓦砾,几成平地。灵光寺主持海山立志重修,"乃托付于承恩寺僧圣安长老"。《重修灵光寺碑记》云:"于壬寅仲春出所积蓄, 先构大殿三楹, 塑佛供养。" 壬寅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圣安已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来到灵光寺主持重修大局, 这时的佛牙舍利石函及石露盘均已在圣安的精心保管下。佛牙作为佛教圣宝, 密不示人, 而露盘则被圣安视为镇寺之宝, 故每每取出示于人。圣安是京西石景山雍王府村人,杨姓。
塔毁翌年, 僧人们在招仙塔的瓦砾中发现了石露盘与佛牙舍利石函各一具,这是两件有关佛牙信息的重要物证。塔顶的石露盘上部刻有梵文,不可辨识,下部竖刻三行楷书:"大(辽)国公尚父令公承(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八月日工毕记。"

石露盘拓片图样

       石函中沉香木盒上有墨书题记为(北汉)天会七年(963 年),而石露盘上题刻纪年为(辽)咸雍七年(1071 年),这两者之间相差有百余年,何以能在百年后相聚, 其间,必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而这两件重要的佛教至宝,都是围绕着佛牙展开的,其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近人马小进有一个题跋,提到了端方欲购石露盘的一件往事,题跋曰:"此碑为重兴寺僧圣安所藏,寺在翠微山阳虎头峰下,去京西约三十里,唐大历年间创建,旧名龙泉,……清光绪庚子,拳匪肇乱,曾集众於寺设坛祭神,及联军到此,拳匪尽逃,联军因迁怒是寺,遂焚毁之,寺中栋宇除放鹤亭外皆荡然无存矣。乱后,圣安重修主持斯寺,易名重兴,盖纪实也。当大兴土木收拾瓦砾时,在佛塔下掘得此碑。宣统己酉,端方罢官,筑归来庵于寺中池北,庵左小麓,即佛塔遗址也。端见此碑,欲以三千金易之,圣安不肯,留镇山门。中华民国五年五月六日即乙卯四月初五日,小进避暑西山来住此寺,下榻归来庵中,圣安见示原碑,并以拓本相赠。予喜其上有辽文而汉字亦极韶秀,故珍藏之。至若此碑源流,予素昧于金石考据之学,实不敢赞一辞也。台山马小进识于西城灵清宫内之玉想琼思室。"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氏,光绪三十年(1904 年)奉诏赴东西各国考察,回国后呈上《欧美政治要义》一书,中国立宪政治自此而始。端方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他以自藏秦汉以下金石、六朝以来造像,著有《斋吉金录》八卷、增补《斋吉金续录》两卷。端方在宣统元年(1909 年)因为慈禧葬礼照相之事而贬官后,来到了八大处灵光寺,在旁筑归来庵,端方本是个金石大家,时见到石露盘,自然是爱不释手,就想用三千金购得,但圣安和尚却不肯相让,要留下镇山门。
民国五年(1916 年)马小进来八大处避暑,下榻归来庵时,圣安曾拿出石露盘给他看,还赠送给他露盘的拓片,马小进得到拓片之后激动不已,故写下了此题跋。
马小进,广东台山人,早年参加过同盟会,民国北京政府在1913 年成立国会时,任众议院议员。

( 陈 康)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