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领域检查单 | ||||||
序号 | 要素内容 | 检查项类型 | 检查方式 | |||
检查项名称 | 检查要点 | 检查标准 | 实施层级 | |||
1 | 对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开展藏品保护管理的检查 | 检查博物馆藏品安全管理情况 | 检查博物馆藏品安全管理情况,核对:【1】藏品有固定、专用的库房,并配专人管理; 【2】藏品库房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备设施; 【3】藏品实现了分类上架、妥善保管,珍贵文物已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 【4】建立了完善的库房管理制度(包括:库房管理职责、库房设备设施、藏品出入库、藏品保管和修复等基本内容); 【5】藏品出入库已履行出库、入库手续。 | 市、区 | 现场检查项 | 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
检查馆藏文物定级、建账、建档、备案情况 | 【1】博物馆建立了藏品总登记帐,藏品总登记账数量与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年报系统”藏品数量保持一致; 【2】藏品属于文物的,制定了文物定级计划,有序推进文物定级工作; 【3】完成定级的文物,及时通过“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录入; 【4】建立了完善的藏品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5】通过国家文物局复核的馆藏一级文物,编制了纸质《藏品档案》或在国家文物局“藏品管理系统”录入《藏品档案》。 | 现场检查项、非现场检查项 | 【1】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2】远程检查、数据比对 | |||
检查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项目审批、实施、验收情况 | 【1】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复制、拓印按要求履行报批手续 【2】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复制、拓印履行了验收手续 【3】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复制、拓印档案完善 【4】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复制、拓印事项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进行录入 | 现场检查项、非现场检查项 | 【1】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2】远程检查、数据比对 | |||
检查馆藏文物借用情况 | 【1】馆藏文物借用履行了备案或审批手续 【2】馆藏文物借用及时收回 【3】馆藏文物借用档案完善 【4】馆藏文物借用事项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进行录入 | 现场检查项、非现场检查项 | 【1】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2】远程检查、数据比对 | |||
检查馆藏文物调拨、交换情况 | 【1】馆藏文物调拨、交换履行了备案或审批手续; 【2】馆藏文物调拨、交换后及时履行销账、登记手续 【3】馆藏文物调拨、交换档案完善 【4】馆藏文物调拨、交换事项已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进行录入 | 现场检查项、非现场检查项 | 【1】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2】远程检查、数据比对 | |||
检查博物馆藏品取样情况 | 【1】检查取样藏品,核对取样后的藏品状态完好; 【2】检查取样档案,核对藏品取样时履行了报批手续; 核对取样后对藏品采取了预防性保护措施 ; 【3】检查取样档案,核对收藏单位在藏品取样后组织专家对文物取样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并上报工作报告及专家验收意见; 【4】核对博物馆藏品取样情况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进行录入 | 现场检查项、非现场检查项 | 【1】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2】远程检查、数据比对 | |||
检查在藏品保护、修复过程中采用新技术的情况 | 【1】在藏品保护修复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时,对新技术进行了审批;【2】检查馆藏文物修复记录,核对采用新技术保护、修复后的馆藏文物状态安全 | 现场检查项 | 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 |||
法人及藏品管理人员离任移交情况 | 【1】核对建立了法人及藏品管理人员离任移交制度 【2】核对法人及藏品管理人员离任移交时办理了移交手续 | 现场检查项 | 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 |||
2 | 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举办情况进行的检查 | 检查博物馆在进行基本陈列改陈、举办临时展览的备案情况 | 【1】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举办临时展览履行了备案手续 【2】博物馆展陈中规范使用地图 【3】博物馆展陈中使用领导人照片、题词,履行了报批手续 | 市、区 | 现场检查项 | 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
检查博物馆举办文物入境展览的备案情况 | 【1】核对博物馆举办文物入境展览履行备案手续 【2】入境展览时间、地点、入境文物与备案情况一致 | 现场检查项 | 实地检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 | |||
3 | 对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检查 | 具备符合条件的主要技术人员 | 【1】核对主要技术人员的名单,通过查看主要技术人员职称证书检查该单位有7名以上取得中级以上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称的主要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 【2】核对主要技术人员社保缴费明细,检查退休人员未超过主要技术人员总数的20%。 【3】在全市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主要技术人员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核对主要技术人员不存在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的情况。 | 市 | 非现场检查项 | 【1】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数据比对 |
具有符合条件的场所 | 【1】检查工作场所面积大于800平方米; 【2】检查具备办公室、仪器分析室、样品制备及前处理室、化学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化学药品库、库房、照相绘图室、资料影像档案室的基本场所 | 非现场检查项 | 【1】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数据比对 | |||
具有符合条件的设备 | 检查该单位的设备设施,核对具备以下必备设备设施:1 体视显微镜;2 生物显微镜;3 金相显微镜;4 偏光显微镜;5 温湿度测试仪;6 照度计;7 白度计;8 酸度计;9 测厚仪;10 环境气体测量仪;11 调温调湿箱;12 恒温水浴;13 电热鼓风干燥箱;14 电子天平;15 光电分析天平;16 纯水制备仪;17 去湿机;18 普通冰箱;19 台钻;20 切割机;21 砂轮机;22 超净工作台;23 超声波清洗机;24 工作显微镜;25 密闭调温调湿工作台;26 超级恒温水浴脱盐装置;27 超声波除锈机;28 便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29 分光测色计;30 材料试验机;31 硬X射线仪;32 软X射线仪 | 非现场检查项 | 【1】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数据比对 | |||
具有文物保管安全条件 | 该单位具备文物库房、设立了珍贵文物专用柜、建立了监控室、有安保人员负责安保巡逻、具备入侵报警系统 | 非现场检查项 | 【1】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数据比对 | |||
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 该单位具备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修复现场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置管理制度、修复质量监管制度、修复档案管理制度、人员设备管理制度。 | 非现场检查项 | 【1】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数据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