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李学勤《中国文明起源》学术报告会

日期:2009年07月01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13(2)

李学勤《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学术报告会

  2009年2月1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联合举办《中国文明起源》学术报告会,聘请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负责人李学勤先生主讲。北京市文物局机关、直属单位、区县文化委员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个人会员及各博物馆志愿者近300人参加了报告会,整个多功能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中都加满了临时座椅。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同志到会,对李教授在百忙之中前来做学术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向到会人员提出加强学术研究的号召。

  李先生首先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情况,然后结合研究成果做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受到国家重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史背景、重大理论意义;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展望为主要内容的报告。

  李先生指出:国家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原因有四,一是从九十年代中国的国势走向崛起,国人有进一步了解国家文明史的要求,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二战后就开始了汉学研究,近年来外国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三是海外华侨、华裔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有了探寻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热情,做好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凝聚力;四是针对少数外国人提出的中国搞夏、商、周断代史研究是搞民族主义、有意拉长国家历史的回应。

  在论述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学术史背景时,李先生指出:中西方文化碰撞发生在明朝中叶,到了晚清时期,中国一些学者接受西方关于中国文明起源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支的观点,随着中国考古史上甲骨文、仰韶文化、殷墟等重大发现,证明了中国文明起源不是西来的,现在集中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通过多学科共同研究,拿出更多的学术成果来证明中华文明是本土起源。

  在论述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大理论意义时,李先生指出:文明起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野蛮时期进入文明化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的认识水平也是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变化的,郭沫若先生早期和晚期的认识就有很大的变化。

  在论述到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展望时,李先生指出:研究探讨文明起源:一要以考古为基础,二要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伏羲、神农的神话传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研究内容;三要重视理论研究;四要明确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对整个人类文明化有重大的意义。

  在报告会结束后,许多听众向李教授请教了一些学术问题,李教授逐一做了回答。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