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联合于2010年6月3日在首都博物馆报告厅举办学术报告会,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中心理事吕舟先生做《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北京市文物局机关干部、北京市区县文化委员会、文物管理所干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人、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团体会员代表、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个人会员代表约200余人前来聆听报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王丹江主持会议。
吕舟先生长期从事建筑历史教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参加了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设计各方面的工作。他从文物普查与保护;重大保护专项;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举例说了长城调查与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文化景观保护及跨部门协作的相关问题,指出普查中新的文物类型如产业遗址与重大事件有关的遗址,反映了文化多样性。他指出:关于文物价值的认识:历史价值尽管依然是核心的价值,但文化价值的意义将被进一步强调,艺术价值的影响将相对减弱。随后,他介绍了全国一些重大专项工程的情况。他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了文化景观的保护、国家考古公园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保护的个人见解。
最后他指出:现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是:从类型到主题,从历史到文化,从散点到体系,从专业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