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赵迅同志生前为《晚晴》杂志书写寄语(2015年6月24日摄于赵迅同志家中)
2016年1月23日,在全国遭遇极寒的清晨,89岁的老共产党员、北京市文物局退休干部赵迅同志走完了奉献的一生。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老归根,入土为安。但赵迅同志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钦佩的决定。2016年元旦刚过,赵迅同志就感染了风寒,加之久治未愈的心脏病、痤疮,感觉身体每况愈下的他,决定召开家庭会议,老伴、孩子、孙子等悉数到场。家庭会议上,赵老说出了自己的夙愿:在其去世后,不发讣告,不办告别仪式,志愿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科学事业,并委托大儿子作为实现遗愿的执行人。1月23日清晨,赵老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其家人完全尊重老人的遗愿,将其遗体无偿捐献给北京协和医院,用于医学研究。1月25日早晨,在赵迅家人、北京市文物局离退休干部处有关人员参加的简短又神圣的送别仪式后,赵迅同志的遗体被移送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将为发展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事业,提高生命救治水平做出贡献。
作为首都文博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赵迅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首都文博事业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作为退休干部,赵迅同志在退休后,坚持弘扬“老而不忘忧国,退而不求名利”的革命精神,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首都文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培养青年文博专业人才的各项工作。作为共产党员,赵迅同志始终保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更是秉持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委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的倡议,以无偿捐献遗体的壮举,实现了他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诺言,成为市文物系统主动申请无偿捐献遗体第一人。
赵迅同志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