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百余业内人士聚议AI赋能博物馆

日期:2025年03月27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2025年3月27日,“智博未来·AI赋能博物馆”专题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近期,人工智能呈现出火爆出圈的态势,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今年3月5日,李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 +”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博物馆领域的赋能价值愈发凸显,正深刻重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活化路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化AI技术与博物馆业务的融合创新,北京博物馆学会联合中国电信博物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于3月27日成功举办了这个专题交流活动。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北京博物馆学会60余家会员单位以及电信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100余人,齐聚中国电信博物馆,实地观摩了AI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分享AI赋能文博领域的经验成效,开展主题沙龙对话,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为推动文博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中,中国电信集团文宣行业事业部专家覃宇星、国家自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主任夏晓飞分别就AI在博物馆的应用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在进行活动总结时表示,今天活动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显示博物馆人对新技术及其应用的关注。她希望,今后博物馆界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有关人士要进一步深入交流、密切合作,解决好这方面的痛点和路径,让新技术能够在博物馆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博物馆,使首善之区的北京各家博物馆能领风气之先。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