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魅力北京·志愿文博”分享团北京外国语大学站分享活动举办

日期:2024年11月13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11月13日“魅力北京•志愿文博”分享团活动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同传会议厅举办。

  

  此项活动是在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下,由北京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委会和北京志愿者大队共同承办。活动目的是促进馆校联动、推动多馆合作交流。

  参加活动的有在校学生代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史馆和世界语言博物馆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学生、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班的老师代表、相关博物馆志愿者等。

  分享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12位分享团成员分享了 12 个生动有趣、 感人至深的故事, 包括:一位穿越千年而来的文化使者 —— 西晋华芳墓银铃;理想王城元大都的建材如何从水上漂流而来;梅兰芳先生在艰难条件下以自信的姿态将国粹京剧艺术介绍到美国;最早发出“中国之声”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与转移;古动物学家杨钟健院士发现许氏禄丰龙的故事;袁运甫先生绘制的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的天文主题壁画;让北京望向宇宙的神奇之眼;英雄飞行员“彝族之鹰”杨国祥以军人的勇气与胆识进行战斗机试飞;梁思成先生留下的珍贵建筑手稿;搭建生态走廊让华北豹从山西和顺回到北京西山;老舍先生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用北平的秋反映不同时代背景下百姓的生活;乾隆皇帝在恩科舞弊案发后做诗四首警示读书人不忘初心。

  第二部分为集体诗朗诵《我是志愿者》,将现场活动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为互动问答,观众就如何向低龄观众进行针对性适应性讲解、如何让外国观众理解中国地方特色文化、如何在讲解中平衡重点展品和常规展线、如何将中国古建精华榫卯结构向观众讲述清楚、如何针对一件小展品做讲解准备、作为在校学生如何结合校史馆的志愿服务工作提升自豪感及相关收获、如何让传统戏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换发生机等问题与分享团成员进行了热情的交流。

  北京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委会主任杨丹丹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志愿者的使命就是在观众与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希望通过分享团活动让首都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林燕燕,国家一级演员黄忠东,鲁迅博物馆副研究员郑智,原古建博物馆书记、副研究馆员张蓉华,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处尤炳霞参加了活动。

  北京博物馆学会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