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5.19中国旅游日博物馆研学线路发布仪式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
今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活动主题是“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根据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工作安排,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行业博物馆专委会、北京博物馆学会新媒体与传播专委会、北京博物馆学会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联合承办的 “博物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2023年北京博物馆活动月暨5·19中国旅游日”博物馆研学线路发布仪式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5月19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北京市文物局一级巡视员向德春,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馆与艺术鉴藏研究中心主任陈晨,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哈骏,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龙文彬,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乃涛,北京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巍,北京九鼎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贾培,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北京博睿中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曹伟,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策划部主任赵雷,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策划部副主任杨建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由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关战修主持。北京市文物局一级巡视员向德春先生为研讨会致辞,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白崇处长发布了北京地区十条博物馆研学线路:体现古都文化的主题线路有三条:一是中轴线上的博物馆线路;二是北京人和城市的起源;三是古代坛庙中的博物馆。
体现红色文化的主题线路有三条: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线路博物馆,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博物馆(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慈悲庵、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二是抗日战争主题博物馆,也是抗日战争主题片区博物馆,主要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博物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西抗日纪念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三是进京赶考路上的博物馆线路。包括香山双清别墅、香山革命纪念馆,还有最近刚开放的清华园车站和颐和园益寿堂。
体现京味文化的主题线路有两条:一是是民族博物馆的线路,包括北京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宣南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等9家民俗类博物馆;二是是传统非遗博物馆线路。包括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博物馆、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等10家传统非遗博物馆。
体现创新文化的主题线路两条:一是行业博物馆的主题线路。包括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二是科技博物馆的线路,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民航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十大研学线路,我们还播放了小的短视频向与会人员做一推介。
主旨研讨环节,我们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司长为我们作《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主旨演讲、周司长对发布的十条旅游线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这不仅是文旅融合的具体步骤,其实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新的探索,特别是博物馆担负起文化使命的新的尝试。同时,面向未来,周司长重点谈了三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博物馆怎么样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第二,我们博物馆能不能跟旅游市场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结合旅游市场对文博单位的这种特殊需求,结合在一起。第三,文物除了要活起来,还要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大家认识到它的价值,博物馆也是一个最大的推动者。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晨围绕《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进行了主旨演讲。结合自身多年实践以及刚刚出版的新书《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重点给大家讲述了博物馆到底应该怎么逛。
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哈骏以《如何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为题,为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110周年诞辰给10位老专家的信。同时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历进一步强调作为博物馆人怎么能够更好地和旅游融合,深度挖掘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精心策划出一系列精彩的文旅项目。这次研讨会作为十大线路推介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希望明年、后年的博物馆月活动能够涌现更多的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