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博物馆学会陈列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学术研讨活动在京召开

日期:2020年11月30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为加强北京地区博物馆陈列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北京博物馆学会陈列专业委员会2020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办2020年会暨学术研讨活动。本次会议邀请北京博物馆学会领导及专家与学者共二十余人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研讨展览策划、设计等相关话题。

  学术研讨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宋向光教授作为学术主持,围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对展览陈列带来的影响、疫情下的博物馆应对策略、展览设计及策展实践、“十大精品”展览推介活动参评经验分享、新媒体在展陈中的应用等话题进行研讨,七位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孙淼副主任的发言题目是《古今对话—传统博物馆展览的当代转型》。发言以苏州博物馆“画屏:传统与未来”特展为观察对象,探讨传统博物馆引入当代艺术展览的现象。并分享西方博物馆运用各种方式策划当代艺术展览的案例。之后以故宫两个特展的案例,介绍如何在内容策划与形式设计中运用当代手法诠释古代文化,与大家分享故宫在这方面所做的新尝试。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以《风景这边独好——以国家大剧院线上展览为例》为题目分享了国家大剧院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以“云展览”、360度看展、VR体验看展等形式,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的“奇妙的和谐”主题音乐会,集合了古钢琴、古琴、舞蹈和合唱多种形式的演出,特别是把西方的古乐器——羽管键琴置放在“皖韵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展厅里,聆听西方古董乐器演奏,感受东西方音乐的“碰撞”与“对话”,体会古今交融带来的奇妙的和谐,既赏心悦目,又兼具文化内涵,是疫情之下对心灵的抚慰。

  

  首都博物馆展陈部副主任钟梅以《浅谈当代“沉浸式”展示与博物馆的距离》为主题,探讨“沉浸式”展示手法在博物馆的运用。通过对近期两个网红现象级展览的展示面貌的比较,解析探讨当前风行的“沉浸式”艺术展示,试着分析它的表现以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意义,并思考当前博物馆试图紧跟时代追求新的展览风貌引入当前“沉浸式”展示的突破还需要更多努力的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部陈继东主任分享了《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策展实践与探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行业与传媒教育发展历程展”在今年荣获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推介奖。这是23年来首家高校博物馆获得该领域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填补了我国高校博物馆展览获评精品的空白。陈继东从展览核心理念、内容组织、展览结构等方面对展览做了深入解读。策展人将情景化科学传播与情感式人文教育作为策展的出发点,通过对传媒行业百年发展历史的还原与传媒教育65年道路的展示,将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并行的科普理念传达给观众。

  

  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秦素银对北京鲁迅博物馆 “网络直播”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疫情期间,鲁迅博物馆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创新性开展网络直播,共组织5组13场的网络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总计达2820万人。秦素银总结了该馆的直播特色与直播流程,并结合该馆经验从时间与时长、平台、效益等方面对博物馆直播进行分析和反思,对博物馆直播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项目主管兰钰在《艺术博物馆珍相与美育展览》中,回顾了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举办的国内文博界第一个有关疫情主题的实体展览“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窗口是接收信息相互观望、彼此鼓励的重要途径之一。博物馆是反映社会整体精神状态与意识认知的文化窗口,这次展览也构成了记录中国疫情的“窗口”,最初的策展理念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持续丰盈,同时也被不断解构、重组和拓展。清华艺博从2020年3月5日起面向全球征集的6000余组件影像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展品,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第一批电子藏品,作为珍贵的图像档案进行保存。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展览总设计师张振华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展览。10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从开始设计到展览完成,只有短短的45天,这个展览政治高度不言而喻、展览内容丰富精彩、表达形式繁复多样、项目流程无限压缩。张振华回顾了在实施过程中攻克的各个重点难点,介绍展览共六个主体内容展区共21个单元,展线长度1445米,展出照片1100余张、实物展品1000余件(套)、视频45个,设计大型场景33处,互动项目18处,各类展览要素总计超过6000项。展览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辅以互联网+、VR、AR等手段,精心设计制作了“ICU病房”“火神山医院建设”“方舱医院”等大型场景和多个互动环节,配合光线设计、音效设置,营造立体展陈空间,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展览展出后社会各界人士反响热烈,得到了武汉人民、湖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学术讨论之后,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与信息部部长王瑞代表专业委员会做了2020年工作总结。虽然疫情给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各位委员和专委会的工作并没有停滞。各位委员根据各自条件,开展了多项线上线下的展览工作,工作有很多亮点,做出了很多重量级的展览,两个展览获得全国十大精品展览推介,还有很多展览使用了新媒体新技术,线上线下互动,更加扩大了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专委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并组织各种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培训和研讨,壮大委员队伍,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各项工作均受到各位委员的欢迎和学会的大力支持,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专委会资深专家、顾问周士琦先生莅临会议并对研讨活动进行点评。北京博物馆学会祁庆国秘书长最后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专委会这一年来的工作,并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在陈列展览领域加大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各项科研课题,提升展览理论水平,为北京地区的陈列展览提升贡献力量。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