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九十九集 神舟一号返回舱实物与天宫二号实验室模型

日期:2023年07月10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中国科技馆的李一,为您介绍两件馆内珍藏的文物。

  宇宙飞船长什么样?在太空中的航天员会做哪些实验?关注新闻的您,是否正在为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的日常生活心驰神往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就从中国科技馆的神舟一号返回舱与天宫二号实验室说起,让您零距离接触神舟与天宫!

  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遨游广袤无垠的太空,是中国人一直不懈追求的梦想。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古老中国飞天传说中最具梦想色彩的一页,美妙绝伦的敦煌飞天壁画,给我们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飞天”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航天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天后来也成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航天日”。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完成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追梦路上,从不停止。

  2016年10月19日,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成功对接“天宫二号”,并实现一个月的太空生活。近年来,我国正在迎来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技馆四层B厅太空探索展区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真实见证。其中,有曾经遨游太空、圆满完成使命的神舟一号返回舱。返回舱外壳上的高温烧灼痕迹还清晰可见,仿佛可以感受到它从外太空返回地球过程中经受的高温与烈火的考验。

神舟一号返回舱

中国科技馆提供

  神舟一号返回舱对面的展品就是天宫二号实验室。这件展品是按照我国航天部门真实图纸脱密打造的1比1高仿真天宫二号实验室,它也被称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观众可以看到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时所用的真实睡袋,动手操作各种高精尖的设备,体验航天员的太空之旅,进行手动交会对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中国科技馆提供

  说到这儿,您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窥究竟了吧?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采用资源舱、实验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资源舱是一个非封闭结构,主要功能是为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提供能源和动力。实验舱是一个密封舱,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载人环境和活动空间。航天员可以在这里进行一系列的重要实验。

  想要翱翔太空,还需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在电影《火星救援》中,主角马克通过种植土豆求生存,终于重新回到地球的怀抱!

  为了解决以后“扎根”太空的吃饭问题,我国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开展了拟南芥和水稻的培养实验,探索在太空环境中如何控制植物开花结种的技术与方法,以获得长期空间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和氧气。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无疑是渺小的,但中国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人仍然奋斗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过程, 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实。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早日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飞向更加遥远的星空。

中国科技馆

  中国科技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

  中国科技馆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功能,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览展品和参与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探索实践。在开展基于展览的教育活动同时,还组织各种科学实践和培训实验,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质。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