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集 落叶归根,明代重器寄托爱国心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恭王府博物馆的高晓媛,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文物。
恭王府博物馆有一间“特殊”展厅,常年展出7件明代黄花梨家具。这批珍贵的家具,堪称明代家具的标准件,极具研究价值,但却并非恭王府旧藏文物。那是谁把它们带到了恭王府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讲述这7件明代家具与恭王府之间的奇妙渊源。
故事还要从民国时期说起。当时,恭王府花园一度成为辅仁大学女校的校舍,学生就住在府邸和花园之间的后罩楼中,其中有一名女学生叫作曾佑和,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1925年,曾佑和出生于北京书香门第,16岁时考取了辅仁女校美术系。每日学业结束后,她便徜徉在恭王府雕梁画柱的辉煌殿堂之间,流连于湖山秀丽的亭台廊榭之旁。
当时仍住在恭王府花园的溥心畬以及时常与其来往的溥雪斋、启功等大师,都在艺术方面给予了曾佑和诸多指导,奠定了她在艺术创作中纯正浓馥的中国味道。
曾佑和与艾克合照
恭王府博物馆提供
1942年,曾佑和从辅仁女校毕业后,被当时在辅仁教书的德国教授古斯塔夫·艾克请做助教。艾克对中国明代黄花梨家具情有独钟,于1944年撰写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成为了世界上系统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第一人。
1945年,两人喜结连理,这一跨国婚姻轰动京城。1948年,曾佑和随艾克离开中国,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执教,这一去便是50多年。
他们离开中国之时,将珍藏的明代黄花梨家具也一同带往了美国。到美国后,曾佑和长期从事东方美学研究和美术教育工作,并通过书画创作,不遗余力地在异乡传播中国文化。
明代黄花梨圈椅
恭王府博物馆提供
1972年,她在美国费城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中国书法展,并出版了该展览的图录《中国书道》。这也是美国第一本讲述中国书法史的英文著作,在美国引发了中国书法的热潮。图录曾再版12次,供不应求。
曾佑和曾说:“五十年代到美国后,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我日夜想念自己的故土,手中的画笔是连接故乡山水的最好工具,从那时开始,我就不停地写中国字,画中国画,有时字画不分,揉在一起创作。因为熟悉中国传统造纸工艺,我对宣纸特有的那种纤维质地十分着迷,别人出国后大都改画西洋画,我一直画国画,坚持用中国纸和中国水墨,它们能给我艺术营养。”
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让曾佑和在2006年不顾八十余岁高龄,毅然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了故乡。同她一起归乡的,还有那批珍贵的明代黄花梨家具。
归国不久,曾佑和便来到恭王府旧地重游。这时的恭王府正在进行全面开放前的整体修缮工作,她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恭王府花园,勾起了她年少时的记忆。
她感慨道:自己在这里学习成长,也在这里开启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更是在这里与艾克教授相识相知相恋......这诸多的渊源以及恭王府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和研究的热情,让她最终决定将这7件明代家具捐献给恭王府,希望它们在这里得到最好的保护并传之久远。
她说:“这些家具我也不能带走,还是留给大家。”于是将她和丈夫的收藏留给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这批明代家具便是恭王府博物馆自2004年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以来,收到的最珍贵的一次捐赠。它们可谓是明代家具的标准件,极具研究价值,不仅用作《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的示例,更是被收录于国家文物局编制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家具卷》。
恭王府后罩楼
恭王府博物馆提供
2008年,恭王府府邸修缮工程结束,实现了全面开放。根据恭王府府邸及花园的展线分布,特意选择了曾佑和教授曾经住过的辅仁女校宿舍——府邸后罩楼,来设立曾佑和捐赠特别陈列展厅,常年展出曾佑和捐赠的七件明代珍贵家具。
2017年9月16日,曾佑和教授在家中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刻,享年92岁。人们的印象中,她总是穿着改良旗袍,戴着同色系围巾,梳着一头丰盈整齐的卷发,化着典雅精致的淡妆,聊起中国传统文化时总有用不完的热情、说不完的赞美。
她这一生,无论身处何方,都从未停止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宣传。正如她所说的:“我虽然离开了中国,但是中国文化一直没有离开我。”
恭王府博物馆
恭王府博物馆隶属于文化和旅游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旅游开放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保存完整并开放的清代王府,整座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是清代古建筑中的珍贵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