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五十四集 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日期:2022年08月22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解说员郝金钰,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文物。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把m1896式德国造7.63毫米口径的毛瑟警用型手枪,在中国俗称驳壳枪。你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吗?这把手枪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讲述这把手枪背后的故事。

  

  这把驳壳枪枪号是592032,弹匣可容弹10发。这种型号的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批量进入中国,数十万支装备于中国各派军队中。不过在数十万支枪中,唯独这一把不同寻常——它是人们口口传颂的“朱德的手枪”,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时间回溯到1927年7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领导南昌起义,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时,朱德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由于他对江西情况熟悉、工作条件便利,奉命先行从武汉返回南昌,为发动武装起义作准备。他那时身上佩带的就是这把驳壳枪。

  41岁的朱德秘密返回南昌,设法争取南昌驻军的一些军官,并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南昌市及其周围地区兵力部署,精心绘制出标明军事要点的南昌市区图。当周恩来秘密抵达南昌,朱德向他详细汇报了南昌敌我双方的情况。

  起义前夕,朱德按计划摆下宴席,“盛情”款待南昌驻军的两个团长,希望拖住他们。直到9点多钟时,突然驻军的一个副官急急匆匆跑来报告:贺龙部的一个副营长来告密,说共产党要发动起义。两位团长闻讯起身就走。朱德随即赶往起义总指挥贺龙处通报了叛徒告密一事,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提前两小时发动起义。

  

  朱德在“八一”南昌起义时使用的警用毛瑟手枪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起义军以颈系红领带、左臂扎白毛巾为标志,朱德也把身上的驳壳枪系上了红飘带,前往自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驻地。8月1日凌晨,朱德高高举起手中的这把驳壳枪,率领军官教育团杀向周围的敌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按照各部计划完成各自任务,南昌城头飘起红旗,起义胜利了!

  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后来,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南昌起义后,朱德在自己的这支驳壳枪上刻下“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10个意味深长的字,以纪念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今天,当我们驻足于这把枪面前,仿佛便听到了黎明来临前南昌城内的第一声枪响,看到了起义队伍中那一张张充满希望且坚定执着的脸庞,触摸到了那一面在南昌城头胜利飘扬的红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是中国首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博物馆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承担围绕党和国家及军队中心工作,举办各种专题性、时事性和纪念性展览的职能任务,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现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兵器和军事科技等基本陈列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