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四十三集 斑驳锈迹下的温情记忆——毛泽东送给陈昌奉的银元

日期:2022年06月06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郝金钰,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展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有四枚普通银元,虽然早已锈迹斑驳,不复往日光芒,但又弥足珍贵。你知道这四枚银元的主人是谁吗?它们背后又有怎样的温情故事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讲述这四枚银元的故事。

  

  这4枚银元原本是毛泽东的津贴费。当毛泽东得知警卫员陈昌奉家里生活困难,便把这些银元送给了他。

  陈昌奉,江西宁都田头乡琵琶城村委会岭垴村人。1929年,年仅14岁的陈昌奉参加红军,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懵懵懂懂的小战士。通过自身努力与战友们的帮忙,他迅速成长,先是在红4军军部当勤务兵,随后于1930年3月被调到红4军前敌委员会工作,成为毛泽东的勤务员。

  陈昌奉自幼就跟着红军打仗,没上过一天学。毛泽东觉得这样不利于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他一有空便亲自教陈昌奉写字。就连陈昌奉的名字,都是毛泽东一笔一画教他写的。

  1934年的一天,陈昌奉随毛泽东到江西宁都开会。宁都是陈昌奉的老家,到了家乡,他准备回家看看。毛泽东知道陈昌奉家里生活很困难,便从自己的津贴费中节省出6枚银元,送给了他。

  陈昌奉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如此关心自己,望着眼前这位自己时时刻刻保护的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回到家中,陈昌奉怎么都舍不得花掉这6枚银元。最后,他给家里留了2枚银元,另外4枚珍藏起来。

  

  陈昌奉珍藏的四枚银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陈昌奉到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到西北保卫局保卫队任指导员。1946年5月,陈昌奉奉命到山东前线。临行时,他向毛泽东辞行,毛泽东为他题词:“昌奉同志:努力工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祝你胜利。”

  后来由于工作关系,陈昌奉与毛泽东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毛泽东对战士的关爱永远印刻在他心中,令他终身难忘。这段真挚的情谊,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官兵一致、军爱兵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的历史征途上凝聚起了强大力量,在强党兴军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了真理的光芒。

  自参加红军以来,陈昌奉曾长时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正是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与教育下,在革命战斗中锻炼成长,陈昌奉最终成为了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陈昌奉一直珍藏着毛泽东送给自己的银元,直到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馆后,他决定将这四枚银元赠予博物馆收藏。

  他留下的这四枚银元,永远地诉说着他和毛泽东的故事,即使锈迹斑驳,留存在银元中的温暖和关怀,仍然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直击人们心灵,让后人铭记怀念,赓续传承!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是中国首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博物馆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承担围绕党和国家及军队中心工作,举办各种专题性、时事性和纪念性展览的职能任务,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现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兵器和军事科技等基本陈列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