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二十六集 香山双清别墅,一处见证新中国诞生的地方

日期:2022年02月07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香山公园的郭唯,今天由我为您介绍香山公园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的一处建筑。

  1949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里?毛主席住在何处?在香山的六角红亭中又发生过哪些故事?今天的《藏品有话说》将带大家走近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区,元明清时期是皇家狩猎避暑的地方。1949年,香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从此香山与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

  这些客人是谁呢?他们是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他们于1949年3月25日进驻北平,将香山作为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

  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疑问了。一般机关和军队进入新的城市,都会驻守在市中心,中共中央为何选择了偏远的香山呢?其实,这是中共中央结合当时形势,谨慎考虑后做出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便于防守:当时北平刚刚和平解放,敌情相当复杂,香山距离城区较远又与西山相连,易于警卫,便于防空。二是便于调整管理方式:我党长期处于农村,进城后客观上需要熟悉城市生活和管理方式。三是便于解决房屋困难:当时城内傅作义的军事机关还没有完全撤离,房屋较少且环境复杂,而香山有慈幼院3000多间房屋可供使用。

  基于这三点考虑,香山成为中共中央进入北平的第一站,而毛主席就在香山的双清别墅办公居住。

  

  双清别墅大门

  初到双清别墅,毛主席看到这里有山有水、树木苍翠、环境优雅,高兴地说:“这个院子不错呀,比西柏坡的还大还漂亮。”从1949年3月25日到9月21日, 毛主席一直居住在这里。双清别墅也因此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当晚,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入南京。

  1949年4月下旬的一天,秘书兴冲冲地走来,递给毛主席一张《进步日报》说:“报告主席,南京解放的捷报出来了。”主席接过报纸,坐到双清别墅的六角红亭边,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起来,读完后思绪万千,激情澎湃。“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写于此地。

  

  双清别墅内办公室

  南京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划江而治的美梦,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建立一个人民的共和国铺平了道路。六角红亭也从此成为革命的象征。

  双清别墅不但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记录了毛主席与家人生活的幸福时光。就在这座红亭中,他曾同爱子毛岸英坐在瓷鼓凳上亲切交谈,同女儿姣姣一起看相册。

  那时主席与子女见面的机会很少,毛岸英来看父亲,毛主席亲切地询问他学习、工作情况,两人谈得正高兴,摄影师徐肖冰悄悄地走过去。主席觉得有动静,朝徐肖冰这边转了一下头……就在这一瞬间,相机的快门响了,一张充满天伦之乐、父子之情的珍贵照片便留存了下来。

  如今的香山,最为人们熟知的是秋季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这些红叶染红的,不仅是这座见证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香山,更是中国人民的心。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一颗红心跟党走,团结一致,中国发展的新局面逐渐打开,美好生活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地方,它在香山,也见证了党和人民数十年的奋斗历程。百年恰似风华正茂,蓝图还待你我兼程。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