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随着国家文物局党组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中轴线申遗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近年来,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百余项工程相继启动。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等腾退工作先后完成;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景山内一批重要文物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古都之脊重振。
正阳门在北京城门中规模最为宏大,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目前,正阳门箭楼已完成文物本体修缮,正在完善开放接待等服务设施,有望明年6月份左右向公众开放。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介绍,此次修缮主要是为加强老城文物修缮保护,解决文物本体的安全隐患,提升正阳门遗产环境风貌,推动中轴线的申遗保护,“修缮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彻底解决了城台渗水、地面塌陷、浮雕脱落、屋面渗漏等险情隐患,对栏板、挑台进行加固,更换了破损瓦面,提升了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强度,还重铺了一层地面,重做室内油饰等。”
修缮中,还发现了正阳门瓮城的大致位置,考古人员对局部进行了测量,查明箭楼门洞下的御道为清代遗存,并对箭楼南墙下的“北京首测水平石标”进行了考证。关战修介绍,依据《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未来将对部分消失的遗产元素进行标识,塑造魅力空间节点,提升北京城市的历史印记。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