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中国古玉鉴定研究

  一、课题成果介绍

  本课题在北京市文物局考古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课题组采取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玉器鉴定方法,在玉器传统文化学研究专家以及玉器科技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利用现代高精尖科技手段:显微镜(体视、三维视频)、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结合传统玉器文化的研究成果,就玉器文物加工工艺、沁色、分化、附着物研究;玉器文物矿物学材质检测分析;玉石原材料研究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思路

  (1)基于出土玉器文物科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重点解决所研究出土玉器文物的地质矿物学材料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发现,许多出土玉器仅凭肉眼观察及经验判断,会发生很多问题,导致定名错误,误导玉器文物文化学研究工作的精准开展。

  (2)通过微观显微数据研究,解决玉器加工工艺所涉及的工具、加工方法以及器物的功用等问题。

  (3)对出土玉器文物的埋藏环境、存在的皮色、沁蚀、风化现象进行科技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尤其是采集微观图像观察到的沁蚀风化物质的成分、结构等化学、地质学科技数据)、现象解释,从科技角度揭示发生上述现象的矿物学内在原理。玉器沁蚀、风化数据,是文物埋藏环境研究的重要信息,是漫长岁月留下的、人工难以模拟的自然现象,所以也是玉器科技鉴定的重要依据。另外,从科技研究的角度,揭示玉器发生沁蚀、风化的原因,也为残损玉器文物保护修复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

  (4)以出土玉器科学研究为基础,开展玉器科学鉴定工作,逐渐积累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玉器鉴定经验,为后续出台玉器文物科学研究检测鉴定规范奠定基础。

  (5)具体到科学研究的技术环节,课题组以对玉器文物无损为前提和原则,联合应用多种现代高精尖仪器设备科技手段:显微镜(体视、三维视频)、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结合传统玉器文化的研究成果,就玉器文物加工工艺、沁色、分化、附着物研究;玉器文物矿物学材质检测分析;玉石原材料研究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玉器文物研究人员既是研究人员又是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并且多种设备同时应用,便于取得科学研究成果,这是该课题在关键性技术方面的突破。

  2、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重点对正在北京地区展出的研究价值高、具有代表性的211件玉器文物作为课题研究对象。

  3、课题技术创新点

  首先,中国古代玉器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有形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中华特有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绵延不断。在此前的研究工作中,玉器文物传统文化研究或玉器文物科技研究单独进行,二者结合开展的科学研究较少或还很不成熟,玉器文物科技研究相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研究要薄弱、滞后,空白较多,而传统文化研究也需要科技研究进一步推动。本课题在研究思路方面,从组建团队开始就本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二者结合可以解决更多问题)相结合的玉器科学研究的态度,并且阐明二者关系:玉器传统文化研究是基础、是前提,玉器科技研究是手段,为传统文化研究服务;科技研究必须在传统文化的指导、引领与带动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实能够为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又有着特殊的学科优势。这是此次课题技术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其次,联合应用多种现代高精尖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开展综合研究,玉器文物研究人员既是玉器文物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又是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使得开展的研究工作目的更加明确、考虑的问题更为全面,在研究方法、检测内容、工作流程与规范、学术成果等方面弥补了玉器文物科学研究的多项空白。

  最后,课题检测、研究紧扣北京地区重要出土玉器和首博重要展览中的玉器,检测研究成果直接指导、服务于文物研究、鉴定、保护与展览,例:海昏侯、妇好墓等的检测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展览讲解与展陈设计,并为藏品保管单位提供完整的玉器文物检测报告。

  二、成果应用情况:

  由于文物科学研究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更多体现在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如《明、清碧玉文物工艺特点浅析及通过无损科技检测探究其与玛纳斯碧玉的关系》、《湖南出土战国玻璃器科学研究》、《对战国楚地贵族墓葬出土玉器黑色水银沁现象的再认识——以湖南省博物馆藏战国玉器黑色沁为例》、《明代定陵出土玉器科学研究》、《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科学研究》、《江西海昏侯出土玉器科学研究》、《妇好墓部分出土玉器科学研究》》都填补了该玉器文物研究领域的空白,会对这批古代玉器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和对传承中国古代玉文化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且在本课题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制定《古代玉器无损科技检测规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远期目标的实现,也将在文博系统乃至社会的玉器检测、鉴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出土古玉器的科学研究,课题组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发现了部分高仿玉制作的特征,在《传统鉴定与无损科技检测手段相结合揭示现代仿古玉制作的工艺与特征》一文中有较为详实的论述,并针对一批未知玉器样品进行鉴定,鉴定研究结论作为标准案例写入课题研究著作当中。

  三、课题组成员介绍

  于平: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玉器、瓷器文物研究及博物馆展览策划。1998年底当选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参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究,重点负责对北京地区出土玉器研究工作。先后撰写《北京地区出土玉器概述》、《北京地区出土瓷器概述》等学术论文,出版个人专著《书房中的玉器----明清玉文具赏鉴》。并主编《北京文物精萃大系•玉器卷》、《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北京、天津、河北卷》、《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北京卷》;担任《中国传世玉器全集》副主编等。主持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对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及公安、海关、司法等单位的涉案文物和北京地区拍卖公司文物标的的鉴定、定级工作。主持《北京文物展》雅典展览、《中国古代人生活展》比利时大展等北京市文物出国大展项目。2003年至2008年4月,先后5次担任市文物局或区县文委或文物经营单位举办的文物鉴定培训班授课教师,讲课内容为《古代玉器赏析》、《瓷器鉴定基础知识》。2005年12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毕业生玉器考古类毕业论文的答辩评审专家。2008年4月起受聘担任北京化工党校文博鉴定班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担任评审专家参加毕业论文评审答辩工作。

  黄雪寅: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北方文物及展览策划研究。专著《追梦中原---从嘎仙洞到龙门石窟的拓跋鲜卑》。两篇论文《匈奴族金银器的动物纹饰》,《突厥族金银器的外域文化特征》获内蒙古社科联三等奖。策划展览《大漠春秋---内蒙古历史基本陈列》获1998年全国第一届十大精品展,《早期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展》获2011年全国十大精品安全奖,《回望大明系列之一---走进万历朝》获2013年全国十大精品奖,《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860周年特展》获2014年全国十大精品展。

  赵瑞廷: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化学高级工程师,主管文保科技实验室工作。2007年到2008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居于全国一流的首都博物馆文保科技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出版70多万字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建设与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一书。作为业务骨干,先后参与了北京市科委《中国古代丝织品保护研究》、《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再现消失的记忆》等课题研究工作,陆续开展了有机质文物颜料、染料研究、北京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元明清纺织品上污渍物研究、西沙群岛水下文物分析检测研究、江西靖安东周墓埋藏环境研究、首都博物馆馆藏铜佛造像制作工艺等项研究工作。主编出版30多万字的科研专著《首都博物馆文物科技研究》一书。从2012年开始,专注从事出土玉器文物科技研究工作。

  何秋菊,女,200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现为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馆员,主要从事文物色彩保护研究,曾在《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Study in conservation》等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6篇,多次获得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等奖励。2015年荣获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邵芳:邵芳,女,1968年生,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室从事文物保护材料及文物附着物、锈蚀物的分析检测与研究工作,参与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及封护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中国古玉鉴定研究等,主要发表论文有《首都博物馆展陈文物保存环境的初步分析》、《洛阳博物馆青铜王座鼎的科学分析》、《电子探针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初探》、《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纺织品文物金线的科学分析》等,参与了《文物养护工作手册》的编著。

  李玉玲:女,中级职称,专业化学,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员工,研究方向为文物科技研究与保护

  张雪鸽:女,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现为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学,珠宝玉石鉴定。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