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二十二集 老照片里的延安书香

日期:2021年06月23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姜倩倩,为您介绍一件中国印刷博物馆珍藏的文物。

  中国印刷博物馆里除了有印刷设备、印刷成品,还有展现印刷历史的老照片。今天要讲述的是一张由外国记者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照片中有16位少年在树荫下读书。这些少年是谁?他们在哪里?照片背后又隐含着怎样激情燃烧的故事?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带来中国印刷博物馆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1937年夏天,美国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去到延安。在那里,他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16位少年围在两张摆满报刊的木桌旁。他们或是站立,或坐在凳上,或席地而坐,都在阅读报刊。

  他们背后,是一面贴有海报的砖墙,墙上开有一扇小门,透过小门,可以看到一角图书馆的牌子。福尔曼心有所动,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画面。画面看似平常,却有不少值得诉说的故事。

  先说那露出一角的图书馆牌子。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达成一致抗日的共识。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从保安迁往延安。为满足各机关干部阅读书报的要求,在延安建立了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中山图书馆。

  1937年5月,延安中山图书馆诞生。照片中图书馆的牌子虽只露出一半,却也透露了照片的拍摄地点,解释了门前桌上摆放的报刊。值得一提的是,牌子上“中山图书馆”几个字是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

  那照片中认真阅读的这些少年又是谁呢?“七七事变”之际,全国人民抗日激情空前高涨,延安逐渐成为全国抗日中心。“到陕北去”的召唤响彻大地。全国各地许多爱国志士和进步青年,为了学习革命理论,学习战略战术,一批又一批奔赴延安。照片中的16位青少年便是其中的代表。

  仔细看会发现,小红军们身后墙上的海报中,有一张是毛泽东的头像。照片中,毛泽东头戴红星八角帽,神采奕奕。这张头像是来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拍摄的照片,之后伴随着期刊、报纸、书籍和海报在海内外的印刷发行,将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传遍世界。除了毛泽东肖像海报,墙上还挂有中国历史图和多幅军事知识图。

  

  《文学大众》

  介绍完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桌上摆放的是哪些报刊呢?报纸以延安中央印刷厂印发的《新中华报》为主。期刊则有10余种,既有陕甘宁边区印刷的刊物,也有来自上海、武汉等地的进步刊物,包括《解放周刊》《生活星期刊》《文学大众》《文化》《学生呼声》等。

  

  邹韬奋创办的《生活星期刊》

  在这其中《生活星期刊》特别醒目,不仅书桌上摆放着两期,小红军手里捧读的也有。这份刊物是由呼吁全民抗战的七君子之一,“吾党的光荣”出版家邹韬奋创办的。1936年夏,邹韬奋将自己在香港办的《生活日报》副刊《生活星期刊》转移到上海宣传抗日救亡。

  为了体现新闻性,杂志在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广州,以及东京、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柏林等重要地方,都约定了有丰富经验的通讯员,经常提供各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报告,密切配合当时的形势发展,反映民众抗日救国的呼声。

  1936年8月,日军进犯绥远,驻军傅作义等部及爱国民众奋起抗战,这一壮举振奋了人们的抗战热忱。邹韬奋在《生活星期刊》第一卷第24号封面刊登了关于绥远抗战的照片,之后更是发表社论《援助绥远前线将士》,对绥远抗战给予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但他本人则因此身陷囹圄。

  一张照片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历史信息。观赏老照片,品读旧文物,仿佛走近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穿越时空,革命志士和红色文物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