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潘激扬,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展品图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里展示着这样一本图册,图册的封面上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将军。不过,这位将军不是指挥战斗的军官,也不是英勇杀敌的英雄,那他是谁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讲述一位“国士无双”的中国检疫、防疫事业先驱人物,爱国华侨伍连德的故事。
打开图册,历史定格在了1910年10月12日。那一日的满洲里天寒地冻,两个从沙俄归来的矿工离奇死去。短短十几天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瘟疫横扫了整个东三省,来势汹汹,不可阻挡。顷刻间,东三省成为了疫情重灾区,多个城市均呈现疫情暴发之势,连连告急,染疾死亡人数急剧上升。
正当清政府一筹莫展的危急时刻,一名有着医学博士背景的马来西亚华侨,年仅31岁的伍连德受到外交官推荐,临危受命,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他火速从天津赶赴哈尔滨。
在疫情最重的傅家甸,伍连德通过病人的发烧、咳嗽、窒息等一系列症状,初步判断这是可怕的鼠疫。据分析,此次引发疫情的并非普通老鼠,而是看似蠢萌的土拨鼠。
当时灭鼠工作已由盘踞东北的日俄势力完成得比较彻底了,可疫情势头并未减缓,感染和死亡的人数依然急剧攀升。这是什么缘故呢?
情急之下,伍连德决定要进行病患尸体解剖。可是在那个时代,尸体解剖既有违清律,又有悖伦理。但为了找到答案,伍连德明知存在风险,仍然顶着压力完成了解剖,并成功地在死者的心、肺、血液中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并由此大胆推断出:该鼠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的。
于是,伍连德将其命名为“肺鼠疫”,并明确要控制疫情,就要防止空气飞沫传播。他为此发明了一种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制成。
这种口罩制作简单,价廉物美,老百姓们纷纷戴上了口罩,传染性也得到了一定控制。由此,后人就将这种口罩称为“伍氏口罩”。
与此同时,伍连德指挥将疫情最重的傅家甸分为四个区,每个区居民非必要不得跨区;各区挨户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者立即送医,居所彻底消毒;诊病院按病情分为: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等;火车车厢也被征作临时隔离营,收容接触者及疑似者……
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却仍未停止。伍连德发现症结出在尸体处理上。城北坟场长达一里,露天堆放的棺材和尸体方便了鼠疫杆菌的传播。于是,伍连德又做了一件有违大清伦理的决定——火葬尸体。
在清末的时代背景下,伍连德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得到了清政府的首肯。那是大年初一的清晨,死寂许久的傅家甸坟场聚了很多人。
伍连德亲自指挥200名裹着防疫服的工人,把尸体、棺材堆成22堆,每堆100具,泼上煤油。随着伍连德威严的号令,衙役齐喊:“奉旨焚尸!”伍连德接过火把,投入尸堆,只听“轰”的一声,火光冲天。人们心中的希望也在此刻被点燃了!
焚尸持续了3天,正是此举,让东三省迎来了鼠疫防控的转折点!
1911年的3月1日,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数夜难眠的人们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24小时内,哈尔滨无一例感染和死亡。之后数日均无感染及死亡,于是伍连德郑重宣布:“傅家甸解除隔离!” 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的鼠疫终于结束。
回顾伍连德的一生,作为十九世纪的华侨,他在英国接受医学教育学成后毅然回国服务,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他一贯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随时随地为捍卫中国主权、扩大中国影响而努力。
伍连德曾创建中华医学会,创刊《中华医学杂志》,主持创办多所医院、医学院校,收回了中国港口的卫生检疫权,参与了中国禁毒斗争,更出版了《中国医史》,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医学……曾被梁启超称为“国士无双”。
他在临终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地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鼠疫斗士”伍连德的精神将激励后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