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第八集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1949年华东军区印制的《入城纪律》册子

日期:2021年06月21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季雯怡,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文物。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里展示了一本1949年5月华东军区司令部印制的《入城纪律》册子。这是入的哪座城市?为什么要为“入城”定纪律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带来这个小册子背后的故事。

  

  1949年5月27日,经过16昼夜的激烈战斗,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5月28日清晨,枪声刚刚停息,上海还下着绵绵细雨。上海市民推开窗户,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湿漉漉的马路边,躺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为了不打扰市民,解放军战士选择露宿街头,席地而卧。这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以照片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在当时的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轰动。

  上海解放前,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南下到达徐州贾汪时,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就找时任司令部城市政策组组长的曹漫之谈话,给他交代了一项重要任务——起草第三野战军《入城守则和纪律》。

  

  陈毅认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由于那里的老百姓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人民军队不太了解,所以人民军队进城后一定要严守纪律,给百姓们一个好的“见面礼”。

  之后,陈毅又强调,军队进城后,在没有找到营房之前一律睡马路。这一条一定要写上!

  4月1日,华东野战军以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联名发布“命令”的形式,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和十项守则》。

  其中明确要求“所有入城机关和部队必须遵照军管会所指定的房屋居住,不入民宅”。并要求各级军政机关须据该公约、守则深入教育所属部队军士,务使人人了解,个个熟记。各级军政干部以身作则,督率全体切实遵行。

  

  同日,华东局在其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发布的《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中,又规定了一切部队干部和接收人员必须遵守的十项守则。

  针对“不入民宅”的纪律,有的干部提出疑问和反对意见:过去历次打仗都是睡在老百姓家里,为什么进入上海就非要睡马路?军指挥所也不许进民房?遇上大雨怎么办?战士生病,进去要点水喝也不行?……

  陈毅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可以,说不入民宅,任何人都需要遵守,这是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毛泽东对此极为赞赏,在电文中用八个字批示:“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就这样出现了开头我们讲到的那一幕,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入城时,向世人展现了具有铁一般纪律的风采。

  非常时刻,需要非常的纪律。在国共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在人民政权胜利曙光就要来临、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紧要关头,严明的纪律,对树立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各级党组织和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并且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毛泽东关于纪律是革命胜利保证的精辟概括。

  如今,我们透过这本《入城纪律》小册子,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纪律的作风,和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的纪律意识。

  正是这铁一般的纪律,强化了军民鱼水关系,铸就了人民解放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为人民军队、中共中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