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北京天坛圜丘坛建筑尺度研究

日期:2024年01月31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李忠义

  圜丘是古时冬至帝王举行祭天的圆形高坛,又称圜丘台、祭天台、拜天台。北京天坛圜丘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庑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台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青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五年(1750)扩建,并改青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四周绕有两层联檐通脊覆蓝琉璃瓦矮墙,称壝。内壝圆形,外壝正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一、圜丘坛尺度的演变

  北京天坛圜丘工程于嘉靖九年五月开始兴造。《日下旧闻考》引《明嘉靖祀典》载礼臣言:“圜丘之制,《大明集礼》坛上成阔五丈,《存心录》则第一层坛阔七丈,集礼二成阔七丈,《存心录》则第二层坛面周围俱阔二丈五尺。盖集礼之二成即《存心录》之一层,《存心录》之二成即集礼之一成矣。臣等无所适从,润色参详,是在皇上裁定。”

  单士元《明清天坛史料》“嘉靖九年复初制”中说,当嘉靖议改分祀之先,集礼臣而议圜丘之制,以载籍所著,旧坛尺度不一,无所是从。始诏定三成。《续文献通典》著其事:诏:“圜丘第一层径阔五丈九尺,高九尺,二层径十丈五尺,三层径二十二丈,俱高八尺一寸。地面四方,渐垫起五丈(旧闻考作‘满垫起五尺’)。”

  嘉靖九年十月圜丘建成,圜丘坛径尺度却未倶如明世宗裁定。其根本原因究竟是国库财力窘困?还是天地坛南天门外“地甚隘促”呢?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地面四方,渐(满)垫起五丈(五尺)”,告诉后人构建圜丘坛时,南天门外的地势是偏低的。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述:“嘉靖九年,从给事中夏言之议,遂于大祀殿之南建圜丘,为制三成。……坛制:一成面径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径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径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及周围栏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为之。”上述圜丘坛径尺度与我们今用1市尺约等于0.333米的度量单位,不是等同的。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认为:“明尺固依唐宋之旧。武进袁氏藏有一嘉靖牙尺,有款曰‘大明嘉靖年制’,长0.317公尺,合一营造尺微弱。”

  据此象牙尺演算,嘉靖九年建圜丘台一成面径约18.7米,高约2.85米;二成面经约28.53米,高约2.56米;三成径约38.04米,高约2.56米。通高约7.97米,与今天的圜丘台比偏高许多,偏狭窄许多。

图一 明嘉靖九年改建之圜丘总图(《明清天坛史料》图版三)

图二 明嘉靖九年改建之圜丘图(《明清天坛史料》图版四)

  单士元《明清天坛史料》图版三是自《明万历会典》重摹,明嘉靖改建之圜丘总图,图版四是明嘉靖改建之圜丘图(图一、图二)。二图佐证了嘉靖九年所建圜丘是三层的圆台,四出陛。内壝圆墙,棂星石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外壝方墙,棂星门如内壝。与圜丘台近在咫尺的皇穹宇圆垣墙直径约与圜丘台上成径基本相当(实际是与圜丘下层径基本相等)。而且,圜丘台、内壝圆心,方壝的中心点是同心状。

  清顺、康、雍三朝沿袭明制。乾隆十五年,乾隆帝因圜丘上狭窄,不敷陈设及行礼之用,诏令实施改扩建圜丘工程。乾隆十八年(1753)竣工。关于改造后的圜丘台,《日下旧闻考》引《大清会典》载:

  圜丘在正阳门外南郊,形圆象天。南向,三成。上成径九丈,高五尺七寸;二成径十有五丈,高五尺二寸;三成径二十一丈,高五尺。

  金梁《天坛志略》第二章第六节“圜丘台是科学建筑”中详解:“丈量圜丘台的方法,是用古尺丈量三座台的圆径,用今尺(营造尺)丈量三座台的高矮和四周栏杆的长宽高厚。第一成(第一层)台面的圆径,是古尺九丈。取义是阳数的‘九’数,这数目名叫‘一九’,台高营造尺五尺七寸;第二成(第二层)台面的圆径,是古尺十五丈。取义是阳数的‘五’数,这数目名称叫‘三五’,台高营造尺五尺二寸;第三成(第三层)台面的圆径,是古尺二十一丈。取义是阳数的‘七’数,这数目名称叫‘三七’,台高是五营造尺。这三成台面的圆径,九丈、十五丈、二十一丈,三个数目合在一起,共为古尺四十五丈,取义是‘九五’两个阳数。”

  乾隆改扩建的圜丘即今天我们可以拾级而上游览到的圜丘。《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以下简称《天坛志》)记:“圜丘为圆形汉白玉须弥座石坛,三层,通高5.71米。……其上层坛高1.87米,坛面直径23.65米,……中层坛高1.63米,坛面宽7.83米(坛面径计约39.31米),……下层坛高1.67米,坛面宽7.8米(坛面径计约54.91米)”

  以《天坛志》记圜丘台面径米数,计算乾隆改扩建圜丘时清工部营造尺的尺度,圜丘台面使用尺度:一尺约为0.262米,基本合于“古尺”。坛高使用尺度:一尺约为0.32米,合于清工部营造尺之制。

  金梁《天坛志略》第二章第三节“丈量天坛内各种建筑所用的尺”,明确解释:

  天坛内各建筑所用的尺,是“古尺”和“今尺”混合使用。这在清代工部营缮司的工匠长(工部委派的大把儿头)们术语中,名叫“鸳鸯尺”。……“鸳鸯尺”中的“今尺”,就是营造尺。其“古尺”根据《清代工部事例》书内说,乃是姬周时代的尺,名叫“周尺”。周尺的长短,是每一周尺,合清代工部营造尺的八寸一分。

  按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清代工部营造尺即民国后通用之营造尺。“民国度量衡法,于四年一月六日公布,以营造库平制与米突制并用,仍采用一公尺合营造尺三尺一寸二分五厘。一营造尺合三十二厘之制。”据此可知,金梁上述天坛圜丘坛径所用古尺,一古尺约为0.26米。

  对比嘉靖九年所建圜丘,乾隆改扩建的圜丘通高矮了2.1米,着实矮了不少;上成径扩大了约5米,中成径扩大了约10.8米,下成径扩大了约16.8米。圜丘台的宽敞体量总体扩大了约四成。乾隆改扩建圜丘时,虽然相应扩建了圜丘内外壝尺寸,但扩展程度不大。这说明嘉靖九年所建圜丘,内壝距圜丘须弥座坛脚的壝隙地,及外壝距内壝的隙地间距偏宽阔,这也给乾隆改扩建圜丘创造了客观条件。由此推断,嘉靖九年所建圜丘,确实因财力之窘缩小了圜丘台的建筑尺度。

  二、明清圜丘坛壝的尺度

  《春明梦余录》述嘉靖九年建圜丘:

  内壝圆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外壝方墙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尺七寸。

  《天坛志略》第二章第五节“圜丘坛各建筑位置次序和沿革”中详述明嘉靖九年所建内外壝尺度:

  圜丘坛的四面,有两层矮墙。这种矮墙名叫“壝墙”。外层的壝墙,名叫“外壝”,又叫“壝外墙”,俗名叫“外壝墙”。壝外墙是正方形。……这壝外墙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1530)创建的,明朝时的厚墙周长营造尺一百八十二丈,高营造尺八尺五寸,厚二营造尺。墙顶是绿色琉璃瓦。……第二层壝墙,名叫“内壝”,又叫“壝内墙”,俗名叫“内壝墙”。……壝内墙是正圆形。和外壝墙一样,这壝内墙也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创建的。明朝的厚墙周长营造尺九十七丈五尺,高六营造尺,厚二营造尺。墙顶是绿色琉璃瓦。

  孙、金所述明嘉靖九年所建圜丘内外壝略有差异。盖《春明梦余录》所用系清工部营造尺,“一营造尺合三十二厘米之制”。《天坛志略》所用系明嘉靖年间营造尺,“长0.317公尺,合(清)营造尺一尺微弱”。

  九十七丈七尺五寸的内壝圆墙,其直径约为31.16丈,按明官尺约为99.7米。外壝方墙二百零四丈八尺五寸,其边长约等于51.21丈,按明官尺约合163.87米。按《春明梦余录》圜丘坛壝记述,嘉靖九年所建圜丘三层高坛所占面积约38平方丈,仅占方壝面积2622平方丈的1.5%。是一个面积非常狭窄的高坛。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嘉靖朝“营建繁兴,府藏告匮”了。

  乾隆改扩建后的圜丘,《日下旧闻考》引《大清会典》记载:

  内壝形圆,周百有六丈四尺,高五尺九寸。壝门四,皆六柱三门,柱及楣阙皆白石,扉皆朱棂。……外壝形方,周二百十丈一尺,高八尺六寸,门制与内壝同。

  《天坛志略》记,乾隆改扩建后的圜丘坛内外壝尺寸:

  壝外墙是正方形,高营造尺八尺六寸(见清会典。而清会典事例,则作九尺一寸),厚营造尺二尺七寸,周长营造尺二百一十丈一尺(见清会典。而清会典事例,则作二百零四丈八尺五寸)。墙顶覆盖蓝琉璃瓦。……壝内墙是正圆形,高营造尺五尺九寸(见清会典。而清会典事例,则作八尺一寸),厚营造尺二尺七寸五分,周长营造尺一百零六丈四尺(见清会典。而清会典事例,则作九十七丈七尺五寸)。墙顶覆盖蓝色琉璃瓦。

  王贵祥《北京天坛》述圜丘:“坛外用两层壝墙,内壝为圆形,周长106.4丈(340.48米),高5.9尺(1.89米);外壝方形,周长210.1丈(672.32米),高8.6尺(2.75米)。”王教授所记与《清会典》记载完全相符。

  《天坛志》记载:圜丘设垣两重,称为壝,内重为内壝,外重为外壝。内壝形圆,外壝形方。内外壝砖作,倶干摆到顶,上覆蓝瓦,联檐通脊。内壝周长325米。……外壝红墙,亦覆蓝瓦,仍为联檐通脊,周长670.4米

  按《天坛志》记述圜丘坛内外壝周长,计算可知圜丘内壝使用尺度系1尺0.3米,方壝尺度是1尺0.32米。《天坛志》记述的圜丘坛内外壝尺寸应即乾隆改扩建后圜丘内壝外壝尺寸,并与嘉靖九年所建圜丘坛内外壝尺寸扩展变化不大。虽然史籍没有记载嘉靖九年所建圜丘坛内外壝是否是土垒矮墙,但按嘉靖十七年(1538)改建皇穹宇圆垣墙系纯土垒,内外抹青灰之墙,推断圜丘内外壝亦应是土垒抹青灰之墙。

  三、皇穹宇的建造尺度

  《天坛志》记述:皇穹宇在圜丘之北,是存贮祭天正位及配位、从祀位神版的场所,又称天库。……始建于嘉靖九年,初名泰神殿(庑殿顶。六楹,五开间),嘉靖十七年重建后易名为皇穹宇。……由于泰神殿与圜丘近在咫尺之距,地甚隘促,既兴改造工程,须先拓其地,遂将成贞门北移数十丈(约北扩80余米),即成贞门旧址建皇穹宇。……新建皇穹宇为圆形殿宇,重檐攒尖,覆绿色琉璃,内外旋转八柱。在正殿左右增设庑殿,环以垣,前建券门,垣内以琉璃砖及杂石墁地

图三 皇穹宇

  单士元《明清天坛史料》图版五,有自《明万历会典》重摹,明嘉靖建皇穹宇图(旧名泰神殿),佐证嘉靖十七年改建成的皇穹宇是重檐攒尖顶(图三、图四)。按建造时间分析,皇穹宇比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成的祈谷坛大享殿早约四年时间。据北京潭柘寺今住持寺僧讲,嘉靖帝亲自摹皇穹宇及大享殿图,其实是仿“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潭柘寺楞严坛而创绘。

图四 明代泰神殿改建为皇穹宇

  实地勘测可知皇穹宇的位置恰恰位于原天地坛南天门(嘉靖九年改名成贞门)的位置。皇穹宇圆垣北墙,即回音壁北外墙距成贞门约50米,加上皇穹宇围垣半径约30米,进而证实“地甚隘促,既兴改造工程,须先拓其地,遂将成贞门北移数十丈”。

  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诏改皇穹宇规制,遂兴改造工程。将皇穹宇正殿重檐攒尖顶,改为单檐攒尖顶。关于改建后的皇穹宇,《日下旧闻考》引《大清会典》亦有详述:

  壝北门后为皇穹宇,制圆,南向,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基高九尺,径五丈九尺九寸,石栏四十有九,东西南三出陛,各十有四级。左右庑各五间,一出陛,殿庑覆瓦,均青色琉璃。围垣形圆,周五十六丈六尺八寸,高丈有八寸,南设三门,崇基石阑,前后三出陛,各五级。

  《天坛志略》详述皇穹宇:“四周的围墙,并不是方形的,乃是正圆形。这当然是为符合‘天圆地方’之说了。清代工部工匠,管这种墙叫‘扇面墙’。因为墙外面的圆周长,墙内的圆周短,所用的砖不是扇面形状,则无法砌了。围墙的圆周,共长营造尺五十六丈六尺八寸,高营造尺一丈零八寸。在远远的一望仿佛像一座蓝色大琉璃筒子。门内正北面是正殿,名称就叫‘皇穹宇’。……皇穹宇的殿房,是建筑在一座圆形汉白玉石殿座上。这个殿座的圆周,为营造尺十三丈零七寸,高九营造尺(见《大清会典》和《天坛纪略》)。殿座的圆径为营造尺五丈九尺九寸(见《大清会典》)……”

  金氏关于皇穹宇的记录与《日下旧闻考》引《大清会典》所述皇穹宇围墙圆周长度、皇穹宇殿座圆周长度,完全一致。《

  天坛志》圜丘坛建筑群中记述:“皇穹宇正殿……圆形单檐攒尖建筑,蓝色琉璃,鎏金宝顶,通高19.2米,直径15.6米,……正殿殿基为青白石须弥座,绕以汉白玉栏板,东西南三向出陛,阶倶十四级,南向出陛中枕以御路,御路浮雕双龙戏珠及海水江崖。陛前有神道,为白石铺就,第三块白石即为‘三音石’。……皇穹宇左右配殿倶为歇山顶调大脊建筑,五踩斗拱,旋子彩画。……皇穹宇垣环殿而设,垣圆形,高3.72米,厚0.9米,上覆蓝色琉璃瓦,联檐通脊。”

  按《大清会典》《天坛志略》记述的皇穹宇垣墙周长56丈6尺8寸,其直径约为18.04丈,按清工部营造尺约57.74米。

  王贵祥《北京天坛》实测皇穹宇圆形垣墙:“根据现代实际测量,其围垣仅高3.72米(1.16丈),厚0.9米(0.281丈),而其直径为61.5米(19.22丈),周长193.2米(60.38丈)。因而,若不是古人的记载有误,那么就有可能是上文中记载的改建前的尺寸,而在后来的改建与修缮中,尺寸有所变化。”

  四、关于圜丘坛域的“地甚隘促”问题

  《明史》卷四十八郊祀之制记载:“嘉靖九年,世宗既定《明伦大典》,益覃思制作之事,郊庙百神,咸欲斟酌古法,厘正旧章。……已而命户、礼、工三部偕言等诣南郊相择。南天门外有自然之丘,咸谓旧丘地位偏东,不宜袭用。礼臣欲于具服殿少南为圜丘。言复奏曰:圜丘祀天,宜即高敞,以展对越之敬。大祀殿享帝,宜即清 ,以尽昭事之诚。二祭时义不同,则坛殿相去,亦宜有所区别。乞于具服殿稍南为大祀殿,而圜丘更移于前,体势峻极,可与大祀殿等。制曰‘可’。于是作圜丘,是年十月工成。”

  从这段《明史》中可以捕捉的历史信息有:一、嘉靖九年世宗已经深思郊坛分祀制作,厘正旧章之事。但因“诸臣固请保留大祀殿为祈谷坛”,而犹豫不决;二、天地坛南天门外虽有自然之丘,因地位偏东被世宗否决;三、礼臣打算在天地坛具服殿少南作圜丘被夏言的复奏否定;四、夏言复奏建议在天地坛具服殿稍南建享帝祭祀性质的大祀殿(实为大享殿,不同于天地坛下坛上屋合祀之制的大祀殿),再往南作圜丘,宜即高敞,以展对越之敬。世宗采纳了给事中夏言的复奏。

  但实际构建操作并未完全按夏言的复奏在具服殿稍南作大享殿,再南作圜丘坛,“以展对越之敬”,而是在南天门外构建圜丘和泰神殿。过了十一年(嘉靖二十年,1541),嘉靖帝下旨拆除了天地坛大祀殿,在其原址处,亲自作大享殿图像,二十四年(1545)构建成大享殿。试想,如果嘉靖九年按夏言的奏议在具服殿稍南构建大享殿和圜丘坛,祈谷坛建筑群势必失去整体风貌,那么我们今天就观览不到长达360米的丹陛桥了。

  如果嘉靖十七年不改建泰神殿为皇穹宇,似乎尚未凸显圜丘坛域“隘促”问题。其实,圜丘坛所占之地原为天地坛南天门外象征“皇天厚土”之地。原天地坛南内坛墙至南外坛墙南北距离600余米。嘉靖“更正祀典”追求遵循古代礼制,在天地坛南内坛墙与南外坛墙之间加筑了圜丘坛东西南三面的内坛墙,除了嘉靖十七年向北移建的原天地坛南天门外,又构建了泰元、广利、昭亨三座圜丘坛坛门,造成圜丘坛域南北间距仅为500余米,明显“隘促”了,致使泰元、广利二门位置偏南构建,同时昭亨门到圜丘坛外壝南棂星门的神道长度仅170余米,比起祈谷坛成贞门到祈谷坛砖城南砖门长达360米、宽约28米的“海墁大道”的确逊色不少。

  天坛的坛域,《天坛志略》“天坛内外坛墙规制和沿革”中记述颇详:

  天坛内外两层围墙,都是明朝成祖朱棣的永乐十八年(1420)所建。……明朝的天坛外坛墙,名义上虽是土墙,事实上是建有灰筒瓦房脊,两面出殿檐的小土城。土墙的周围共长一千九百八十七丈五营造尺,高营造尺一丈一尺五寸,墙基厚八营造尺,墙顶厚六营造尺。……明朝的天坛内坛墙,和外坛墙又不一样了。内坛墙周围,共长营造尺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高营造尺一丈一尺,墙基厚九营造尺,墙顶厚七营造尺。这层内坛墙,虽然也是土墙,但是墙的顶上是殿脊而两面都有走廊。走廊的宽度是营造尺六尺八寸。是有殿脊走廊的土城。

  按清工部营造尺演算永乐时筑天地坛的外坛墙周长约6360米,内坛墙周长约4115.7米。内政部北平坛庙管理所《天坛纪略》“区划”目下载:“天坛系圜丘、祈谷两坛之总名。缭垣两重。倶前方后圆。外垣周一千九百八十七丈五尺。内垣周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

  王贵祥《北京天坛》记天坛坛域:外坛墙周长6553米,南北墙距离为1657米,东西墙距离为1703米,总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天坛的内坛墙(祈谷坛北天门至圜丘坛昭亨门)南北长1283米,东西宽1025米,周回4152米,占地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王贵祥所述与《天坛公园志》所附,按比例尺绘《清代天坛全图》基本吻合(图五)。

图五 《天坛公园志》中按比例尺绘制的《清代天坛全图》

  仔细勘测及参阅《天坛志》记述可知:祈谷坛建筑群内坛墙南北距离约750米,其中丹陛桥长360米,祈谷坛砖城长187.5米,皇乾殿小砖城南北长约45米,北天门至皇乾殿小砖城约155米;而圜丘坛建筑群内坛墙南北距离仅500余米。其中昭亨门内神路175米,圜丘坛外壝边径168米,皇穹宇前后神路约100米,皇穹宇围墙垣径61.5米(图六)。

图六 天坛圜丘内外壝

  嘉靖九年圜丘坛的建设是利用永乐十八年天地坛南天门外坛域规划建设的。用南北长500余米的地界构建外壝边长168米的圜丘坛,170余米长的圜丘坛神路,直径60余米的皇穹宇,并与祈谷坛建筑群构建在一条中轴线上。由低矮壝墙所环绕的圜丘,以其平阔舒展的三层汉白玉坛台,在周围郁郁苍苍的柏林映衬下,凸显高贵、博大,站立其上似乎有触摸天穹的感觉。

  《明史》卷四十八“祈谷”记载:“因诸臣固请,乃许于大祀殿祈谷,奉二祖配。嘉靖十年,始于孟春上辛日行祈谷礼于大祀殿。礼毕,帝心终以为未当……”又“大飨礼”记载,到了嘉靖二十一年敕谕礼部:“季秋大享明堂,成周礼典,与郊祀并行。曩以享地未定,特祭于玄极宝殿,朕诚未尽。南郊旧殿,原为大祀所,昨岁已令有司撤之。朕自作制象,立为殿,恭荐名曰泰享,用昭寅奉上帝之意。”“乃定岁以秋季大享上帝,奉皇考睿宗配享。行礼如南郊,陈设如祈谷。明年,礼部尚书费寀以大享殿工将竣,请帝定殿门名,门曰大享,殿曰皇乾。及殿成,而大享仍于玄极宝殿,遣官行礼以为常。”

  从中我们可以读识到,嘉靖年间能够保留永乐十八年筑天地坛的总体建筑格局,一是嘉靖帝出于对明成祖朱棣的敬畏之心,二是“敬天”之礼使然,三是也有“诸臣固请”之奏本。

  虽然,嘉靖帝“更正祀典”,在天地坛南天门外建圜丘和皇穹宇,将原天地坛南内坛墙中段北移数十丈,墙中段呈“弧形”;并将“界墙”加高砌筑约3尺,用大号带铭城砖里外包砌,成了名副其实的“隔墙”;虽然嘉靖二十年下诏拆除了大祀殿后在其原址构建了大享殿,同时拆除了具服殿。但若按嘉靖九年给事中夏言之复奏或礼臣之言,在天地坛具服殿稍南作圜丘或大享殿,始建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地坛原有格局必然遭到破坏。但庆幸的是,天坛祈谷坛建筑群的整体格局基本得以保护,大祀殿改建为大享殿,更凸显了祈谷坛的“高敞过之”,更显得祈谷坛建筑群的博大精深、宏伟壮丽了。


  ①②[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20页。

  ③⑩[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2页。

  ④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18页。

  ⑤[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22页。

  ⑥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18页。

  ⑦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0-31页。

  ⑧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6页。

  ⑨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21页。

  ⑪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8-9页。

  ⑫《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250-251页。

  ⑬⑱[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23页。

  ⑭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9页。

  ⑮王贵祥:《北京天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⑯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⑰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8-39页。

  ⑲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12页。

  ⑳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㉑王贵祥:《北京天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6-187页。

  ㉒《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247-1250页。

  ㉓金梁:《天坛志略》自刊油印本,1953年,第7-8页。

  ㉔民政部北平坛庙管理所:《天坛纪略》铅印本,1933年,第1页。

  ㉕王贵祥:《北京天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㉖《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6页。

  ㉗《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261-1262页。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志》编辑部)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