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北京中轴线——古都历史文明的平台

日期:2023年06月15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孔繁峙

  北京中轴线及其建筑,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城市发展史一脉相承,历经数千年所构成的这一独具魅力的古都城市营造体系,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成果。

  中轴线作为古都城市的文明标志和历史文化象征,有着悠久的城市历史渊源。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证明,在中国古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最早的轴线理念和最早的城市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东周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是记载我国最早的城市平面规划构图的历史文献(图一),当时就有了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可以说这是中轴线产生的初级阶段。就其文化意义讲,它是中国礼仪制度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是礼制文化“以中为尊”在城市建设布局的体现。尽管当时在城市建设中并没有“中轴线”这一专用名称,但是它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国家“王者居中”的价值取向,以全城的核心位置,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威地位,可以看出城市中轴线的文化意义是第一位的,是超越建筑自身的,而且这种城市布局的规划理念,对我国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国历史城市建设的规划方向。

图一 《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平面图

  在中国几千年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古城市没能产生在这一民族历史长河的源头起点上,没能成为中国古都城市中轴线形成的开创城市,但荣幸的是,北京古都却是中国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集大成者,汇集吸收了古代历史城市的全部精华,达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峰,而北京城中轴线正是这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从古都城市规划的内涵理念上讲,中轴线包含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可以说是一处汇集和展示中国城市发展史的文化平台。

  现在我们对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的时代序列掌握得很清楚,但是,对三千多年历史过程中各时期城市规划、建筑布局的了解却有很大缺环,比如:北京历史上最早的西周燕都古城、蓟都古城,直至春秋战国、秦汉及隋唐幽州城等,这长达两千年的城市是如何规划的?各历史时期的城墙、城门、建筑布局、市内道路等是如何设计的?是什么建筑形制?等等问题我们始终是不得而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是我们历年来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从西周蓟都古城到汉代幽州城直至隋唐时期的北京城,这些古代城址上早已建成高楼小区,历史痕迹已经荡然无存,都成为历史的遗憾。此后,我们对北京历史上著名的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包括元大都城市布局的了解,更多的也是依靠文献记载,历史遗迹存世很少,这就是说,在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发展过程中,世人能够看到的完整的古都城市,就只有近六百年历史的明北京城了。而对北京城真正的科学研究和理论认识,又是梁思成开创的,他以现代科学的视角,把古都城市作为一门历史文化,把历史建筑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是他研究发现了北京古城中轴线及建筑的历史文化“秘密”及其在古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和中轴的理论,使世人真正认识到中轴线的历史价值。在以后数年间,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又发展了中轴理论;一大批学者、教授又多学科、多角度地对中轴建筑及文化理念进行了阐述,使中轴理论的研究探索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认识。目前,中轴历史文化的研究已经是硕果累累,形成了系列性的丛书,使得中轴文化成为北京古都城市的一个文化平台,向国人和世界展示着古都的历史文化特色,现在可以这样说:游人了解了中轴线,就认识了半个北京城。

  中轴文化理论的确立,不但为我们认识北京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在史学领域和古都城市研究领域更发挥着认识上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图二 西汉长安城复原平面图

图三 曹魏邺北城复原平面图

图四 北魏洛阳城复原平面图

  首先,是在考古学上,中轴理论为我国历代城址考古的认识和分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界定标准。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与城市更迭中,古代城市经历了多次变迁和重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筑布局又各不相同,全国范围内出土的古城遗址,既有不同区域文化上的差异又有时代发展不同的区别,怎样认识这些历史城址之间的文化联系呢?由于梁思成先生研究发现并提出了中轴理论,考古工作面对各类古代城址,运用中轴理论分析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尽管古代城址在时代早晚、规模大小及地域文化上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以中为尊”(或城市中分线)这个共同的历史文化元素,考古研究就从这一共同的历史“文化现象”入手,从而破解了古城址文化属性的难题。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城市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虽然多次变迁重建,并且民族文化不同,但都有着以中为尊、中轴布局的文化理念。尽管是历经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城市多次重建,但城市中轴线都以不同方式得以延续,现在考古界不但对所发现的古城遗址运用中轴理论都可以做出解释,而且还逐步发现了中轴线在历史城市发展中变化、发展、完善的过程,从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城(图二)、曹魏邺北城(图三)、魏洛阳城的宫城轴线(图四),到隋唐长安城(图五)、北宋开封城的都城轴线(图六),再到元上都、元大都、明北京城的中轴线(图七—图九),都揭示了古都城市中轴线不同历史时期演变发展的过程。

图五 隋唐长安城复原平面图

图六 北宋开封城复原平面图

  古都城市中轴线的产生发展及对历史上中轴文化的传承延续的整个过程的发现与认识,是当今对古都城市文化的一项重大史学研究成果。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和认识深度,我们可以说,中轴文化贯穿了中国数千年城市发展的始终,是古都城市规划建设及都城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而梁思成研究发现的正是几千年城市中轴文化的结果,在其以后所不断获得的古城址的考古发现,正是中轴文化几千年产生发展的前期过程,不同时期的两个发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古都城市中轴文化发展理论,这是一项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都城市文化研究成果,也是梁思成先生的中轴理论对史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图七 元上都城平面图

图八 元大都城平面图

图九 明北京城平面图

  其次,是在文化意义上,中轴文化塑造了我国几千年城市的文化发展系列。以中为尊,是古代城市共同的文化发展基因。它可以穿越漫长的历史岁月,将长达几千年的古代城市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历史城市发展系列,从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创立了“宫城居中”“以中为尊”这一规划理念后,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从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魏晋洛阳城的宫城所占据的城市中心位置,到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图十),再到元上都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等宫城已经成为整个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核心。正是因为具有“以中为尊”的共同的文化元素,我们才能跨越这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把历代古城放在中轴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上,深入分析各个城市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确认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使我国历史上的各类古都城市成为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发展系列,在这个基础上,每座历史城市之间都可以前后穿越千年时空进行对话。因为“以中为尊”就是城市相隔千年而认同的文化纽带,共同的历史文化理念,能使它们连结成古都历史文化的整体。

图十 金中都城平面图

  再次,是在文化价值上,中轴文化是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笔深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从中轴线这一城市历史文化平台上,能够感受到中轴历史文化的两大特性:

  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西周时代,《周礼·考工记》所确立的“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是封建国家礼制文化在城市布局中的价值体现,对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由于礼制文化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因此“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为历代所沿用。尽管古代城市历经多次的拆除与重建,但体现“以中为尊”“王者居中”的中轴布局等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都得到了延续、传承与发展,北京中轴线历经三千多年城市建设发展,已非常成熟壮观。但我们如果将明北京中轴线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王城相比较就会发现,两座城市尽管相隔三千多年,但仍然具有很多相似的文化元素。如城门的方位、道路的走向,特别是以中为尊的布局方式和中轴道路,几乎是一脉相承,只是北京中轴线蕴含了更大的历史文化容量,而这正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由此可见,中轴线绝不单纯是建筑艺术的组合,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构成。如果我们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来认识和研究就会发现,《周礼·考工记》中描绘的城市已是规划十分成熟的城市形态,按照文化从初级向高级逐渐进步的发展规律,它绝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最早的中轴线(或中分线),此前最初的城市形态一定会追溯到更早的史前时期,最初的城市中轴线(或中分线)一定会超越中国文明史之前,中轴文化及其内涵也一定会承载更为久远的历史文明。当然,这需要今后考古的新探索和新发现来佐证。

  二是民族文化的一体多元性。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都城,代表了五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也经历了五个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追求,这期间古城先后被四次拆毁和四次重建,但每次重建不但都保持了“王者居中”的规划模式,延续着中轴文化的理念,而中轴线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城市重建中,文化内涵得到不断的扩展、充实和完善,并最终在明清时代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古都城市中最为壮丽的中轴建筑群体。由此可见,北京中轴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共同塑造的。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构成中轴文化的重要前提,民族的多元文化融汇于中轴文化的整体之中,而中轴整体又包容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中轴线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正体现了古都北京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多元一体”的社会文化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的一块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石。

  最后,是在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上,中轴线以独特的规划及建筑形式融汇形成的一种博大精深的古都历史文化体系,代表了古都城市多种类型的历史文化形态:

  ——钟楼、鼓楼处于中轴线北端起点,是明清时期国家以撞钟、击鼓方式向全城乃至全国发布统一的北京时间的报时建筑,在其建筑功能中,体现了封建帝王对全国规范作息时间和统一实施政令的文化内涵;

  ——明清皇宫是中轴线乃至全城的核心建筑,以全城的核心区和中轴核心点的独特位置,将帝王皇宫置于全城至高无上的地位,象征着封建国家皇权的绝对权威及其国家大一统的文化象征,突然袭击显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对全国统治的皇权思想,体现了各民族历史上追求国家统一、反对社会分裂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代表了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政治文化中的最高价值观念;

  ——社稷坛、太庙分列紫禁城内皇宫前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是明清两代帝王向天下昭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保佑民间“五谷丰登”的坛庙建筑和供奉明清两代帝王及列祖列宗的皇家庙宇,其建筑理念包含了历代国家统治者重视国家疆土完整、尊重祖先、孝敬先人的民族传统文化;

  ——五府六部是中轴线上曾经存在的明清时期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机构,在其文化意义上,象征着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体制,代表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念;

  ——天坛、先农坛是我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明清皇家祭天祈谷、祈祷丰年和祭祀先农、山川、神祇、太岁诸神降福人间、保佑众生的场所,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天地、敬鬼神、重苍生”的社会信仰,蕴含着我国古代“重农事、顺天时”发展生产的社会文化观念;

  ——永定门、正阳门是老北京外城、内城最具标志意义的两座城门建筑,代表了我国几千年城市防御建筑发展的历史形态,蕴含着历史上冷兵器时代都城建筑的防御体系、城防技术和兵家理论等古代军事文化;

  ——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代表了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实现了从长达几千年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是在古都城市数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文化及皇权象征的中轴传统观念的背景下,产生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家博物馆等建筑所展示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新理念,从历史上象征皇权统治的中轴建筑及所体现的封建社会历史文化核心理念,实现了向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时代跨越,记载了中华民族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发展历程。

  在这千年传承、内涵丰富的古都中轴文化平台中,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的传承延续,是其中最为强大的文化内核,这是真正的历史文化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具有无穷的文化价值。它不仅在过去塑造了古都城市强大的历史文化形象,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我们中轴申遗、保护、展示的核心内容。

(作者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