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浅谈门头沟区城子村苏家坟

日期:2014年06月19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城子村,属龙泉镇辖村。村落依山傍水,东临永定河,西枕九龙山。该村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子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村内大部分房屋处在搬迁中,原隐匿于建筑物中的文物古迹,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位于原城子商场的苏家坟就是其中之一。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符合古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择墓理念,明清至民国时期,城子村成为了安坟立冢的风水宝地。明代太监罗照墓、清固山贝子福喇塔第五子福存墓、民国总理周自齐墓地均建于村内。以上墓葬都有碑志记载。但提起当地人称之为苏家坟的墓地,就连村里年长者也说不清楚它的来历及葬者为何人。苏家坟留给后人诸多谜团。

苏家坟清代宝顶

       苏家坟,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 属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册文物。原为一片坟地,现仅存三合土宝顶一座, 高4.5 米, 直径6 米,夯土层厚0.37米。四周原被民房遮挡,此次拆迁已将周围建筑物清理干净,宝顶已完全露出。由于一直被砌于民房中,现已残毁严重,仅东北角尚能辨得宝顶原貌。关于此墓的记载,见《门头沟文物志》附录部分。1958 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登记城子办事处西坡商场46 号,有明代无主坟,编号:墓357。1997 年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城子办事处商场居委会有苏家坟,年代为明代,编号:2-1-367。那么,苏家坟是否为档案中记载的明代墓呢?《门头沟文物志》又载,1998 年在城子商场居委会门前大道出土清代墓碑二通。2013 年5 月10 日,门头沟城子商场拆迁工地出土清代残碑一通及完整赑屃碑座一个。两次出土清代石碑地点均为同一地区,即城子商场。其出土地点位于苏家坟宝顶东,相距仅30 米。这就大大增加了出土石碑为苏家坟墓地遗物的可能性。再来看现存苏家坟宝顶外形,我区尚存与其形制相当的宝顶,即永定镇冯村的清代克勤郡王墓地宝顶,这也为判断苏家坟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由此可知,苏家坟并非档案中记载的明代墓,而是清代墓。至于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就要从出土石碑中寻找答案。
2013 年5 月10 日出土的清代残碑及完整赑屃碑座,其石碑及碑座体形较大,雕刻精美,残碑为碑的下部分,青白石质,残高1.73米, 宽1.08 米, 厚0.41 米, 碑身四周浮雕龙纹,出土时碑阴朝上无字,碑阳朝下有刻字,碑身两侧为素面。赑屃碑座高0.9 米, 长2.63 米,碑担最宽处1.14 米。碑座为一整块石料采用高浮雕的雕刻工艺雕琢而成,外形为赑屃。明陆容《菽园杂记》载:"赑屃,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石碑。"该赑屃龟座形象凶悍,仰头张嘴,齿牙外露,凸鼻,两眼圆瞪,尖尾呈垂直向下状。碑担两侧浮雕为麒麟兽,呈奔跑状,昂头向后。现两通石刻文物已运回门头沟区博物馆保存。通过查阅《门头沟文物志》证实,石刻出土地为郭罗洛园寝。出土的残碑及赑屃碑座为园寝内遗物。郭罗洛园寝坐西朝东,规模较大,其规制与山水相称,为陵墓福地。建国后园寝遭破坏,石碑被推倒。园寝内原有大宝顶一座,宝顶正前方左右两边各一螭首龟趺碑。此次出土的残碑即为其中之一。石碑的上部分及另一通石碑已于2011 年运至门头沟区博物馆保存。现门头沟区博物馆花园里平躺于地上的螭首残碑正是此次出土石碑的上部分,残高1.87 米,宽1.08 米,厚0.41 米,碑首为四交龙首,雕刻精细。《菽园杂记》载:"螭虎,其形似龙,性好文彩,故立于碑文上。"碑额书"郭罗洛公之碑"六个篆体大字,字长10 厘米,宽8 厘米。郭罗氏为清代上三旗中的镶黄旗姓氏。碑身残存部分文字,共18 行,满行14-15字不等,文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总四川陕西等……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上亲征噶尔旦,命口边诸路会师。公率西……康熙四十……"碑身字长、宽均为1.5 厘米。文字书体俊朗飘逸,为清代官方通用的馆阁体。碑文记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郭罗洛总历川陕右都,康熙帝闻郭罗洛卒,悲痛不已,按品级规制下葬,并赐葬礼所用财物,由其子负责处理后事。碑文中还提到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叛乱一事,命戍边诸路会师,其中就有郭罗洛所率部队,并为讨伐逆贼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土石碑形制反映了墓主人品级,从碑及碑座尺寸、浮雕图案分析,郭罗洛应为镇国将军级,相当于一品武官。其园寝应按清代宗室王公园寝规制建造,即由工部统一掌管,费用由国家拨款。
京西门头沟地区,明清两代墓葬众多,既有等级较高的皇室宗亲墓,也有普通墓葬。时至今日,这些古墓葬因年代久远,朝代更迭,其地面建筑大多已不存。而在历史上,苏家坟宝顶曾多次面临被平毁的厄运,后于宝顶周围建起民房,将其层层围住,不易发现,因而保存至今。

 (马 垒)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