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城芹城,在今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秦城村位于昌平城区以东14 公里、京密引水渠北岸,东南距桃林村2.5 公里,西距麻峪村1.6 公里,东北与象房村相连。村域面积4.2 平方公里,村址海拔54.4 米。
芹城,北魏、隋代称为芹城,辽改称秦城,金、元、明、清复称芹城,民国时期,以“芹”字谐音“秦”改称今名秦城。芹城的名称传统认为芹城水畔生长水芹,城以芹而得名。笔者认为,“芹”作为植物名称之外,还能解释为“微薄”“微小”,故而芹城还有小城的含义。汉代在昌平东部建造芹城的用途,因年代久远,史籍中缺少记载,至今尚不得知其功能。
一、芹城是军事要冲
从地理位置来看,芹城位于燕山山脉的山前冲积扇上,三面环山,城北1 公里即是东西绵垣20 里的母猪坨山。母猪坨山海拔224 米,山梁平直,是燕山山前丘陵。母猪坨山后地势开阔,西北经西峪沟、八家沟,可以到达十三陵地区和居庸关;东北经牛蹄岭沟,沿沟上行经过下庄、渤海寨、黄花城等,可以到达怀柔区、延庆区内的汉代上谷郡居庸县。牛蹄岭沟在芹城东2 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沟谷宽广,纵深约30 公里,芹城扼守于其西侧出山口。芹城以东经顺义区北石槽镇可以到达密云区内的汉代渔阳郡;芹城西南18 公里可以到达汉代昌平县城和广阳郡,芹城处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代的上谷郡和渔阳郡属于边郡,为了抵御边郡之外游牧民族的骚扰入侵,汉代在地势险要之处设置“障城”作为沿边郡县的防卫。这些障城兼有戍守和屯田的作用,一般设在河流沿岸、交通要道、重要关隘、适于耕作的地方。芹城的南、西、北三面环水,坐落在芹城水东侧台地之上,北阻母猪坨山、西扼十三陵盆地、东扼牛蹄岭沟口,其地理位置堪为险要。且处于燕山冲积扇上,东、西、南三面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在此立城,战时可据险固守,平时可开荒屯田。虎峪古城、芹城古城,一西一东,分列昌平燕山山脉的冲积扇上,把守着汉代军都县通往西北上谷郡、东北渔阳郡的交通门户,从以上分析推
测芹城的功能同虎峪古城相类似,是一座具有屯戍功能的古城。
二、芹城是县尉治所城
芹城建于秦城村西北的台地上,城西、城北紧临发源于象房村西北的芹城水(龙潭泉水),是一座夯土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 米,南北宽约200米,建有东门、西门、南门,因城北临山,未设北门。昌平区在历史上曾有军都县和昌平县,两县设置自汉代开始,直到隋代军都县合并入昌平县。汉代县城号称“千丈之城(周长2 千米)”,如昌平区境内的汉代军都故城东西长500 米,南北约750 米;通州区汉代潞县古城周长约4 里(2 千米)。芹城城垣周长仅为1 千米,显然达不到汉代县城的规制,昌平区历代地方志中也没有它作为县址的记载,其作为汉代县城的可能性不大。在芹城遗址地表上有汉代沟纹砖瓦和陶制品残片,1990 年崔村镇出土汉代五铢钱400 斤,1987 年秦城村出土汉代彩绘陶壶。芹城及周边地区在汉代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区,似可以推测芹城是汉代县尉治所的小城,是军都县或者昌平县的县尉驻地。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芹城水,经历1500 年的岁月沧桑,现今发源地已经枯竭断流。光绪《昌平州志》载:“芹城水入沙河。芹城水发源芹城村北神岭下,西南流迳南庄村西,右合杨家巷水。又东南葫芦河村北,惠泽龙潭水注焉。又东南迳小东流村西,会桃谷水,又南至蔺沟村南,入沙河。”芹城水的发源地在芹城村北母猪坨山脚下,沿象房村的秦城路向西行约800 米,到达秦城家园北门,向北沿公安部物证中心东墙行约500 米就是芹城水发源地——龙潭(村民称之为秦城大海)。潭中有四五个主泉眼,水面积达到2000 多平方米。主泉眼处有一高约2 米的白云石塔,塔在水中,以水淹没塔身高度来观察水位高低。龙潭水南流约400 米,在秦城家园北门外又向西南流经芹城古城的北城墙和西城墙外,经秦城村西口的秦城古桥向西南流至南庄营,有西峪沟水汇入,又东南流至葫芦河村北,有大汤山、小汤山水汇入,又东南流至蔺沟村西北,有牛蹄岭沟水汇入,诸水汇合流入蔺沟河,南入温榆河。
芹城古城,村民称为“土城子”“土岗子”,村中80 岁以上的老人大多还记得古城四至范围。据老人们介绍,土城面积不大,东西长约300 米,南北长约200 米,呈长方形。城内最初是耕地,后作为秦城大队一队生产队场院,十年前由于村里用地紧张,土城内被批盖民居,现为居民区,比周边地势高出两米。古城西城墙遗址至芹城水岸边,至今还散落有少量的汉代沟纹砖、布纹瓦及陶片残件。昌平地方史料记载,秦城村历史上还有龙泉寺及塔院、海云国师及大庆寿尊宿塔、望景轩、显灵王庙、龙王神祠、关帝庙、五道庙、过街楼、香林观等建筑。
龙泉寺,建于唐代,天佑元年(904)又建舍利宝塔。《昌平外志校理》载《敕赐龙泉寺记略》:“神山,在昌平县东三十里芹城村。村有龙潭,约九亩。有古龙泉寺。天祐元年,建舍利宝塔。有海云国师及大庆寿尊宿塔,有望景轩。宣德间,嘉兴大长公主偕驸马都尉井公源舍金帛,中使刘智督建。成化三年碑。”元人程矩夫《雪楼集》中记载海云禅师曾驻锡昌平开元寺,圆寂后弟子分其舍利建塔供奉于海云禅师生前驻锡过的八座寺庙中,其中一座即在芹城龙泉寺,由此推测龙泉寺前身即是唐代昌平县的开元寺。明末清初昌平诗人杨自牧作《芹城》诗:“僻绝芹城路,秋山带夕阳。青围蒲涧玉,红点柿林霜。塔古留荒寺,春闲倚半墙。土人讹水脉,谁与郦元商。”诗中咏诵的古塔和荒寺就是古龙泉寺和海云国师及大庆寿尊宿塔。诗中虽无具体描述,但从“荒寺”一词也可知清初的龙泉寺已香火稀少、人迹罕至。乾隆时期,和亲王弘昼次子永壁喜爱芹城的山水景色,在此建了乡间别墅。嘉庆年间,龙泉寺已经破败,濒于倒塌,寺僧联系秦城、后象房二村会首募捐修缮。清末龙泉寺已荒废残破,1949 年以前已成为废墟,村里老人只知道曾经有龙泉寺,而无人知道龙泉寺的来历和建筑规制。龙泉寺遗址在龙潭西北的半山腰台地上,现已成为柿树、核桃树果林。1958 年时遗址上还有龙泉寺重修碑,碑高2.1 米,宽0.6 米,厚0.15 米,螭首方趺,刻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六月,碑文由顺义县贡生周景淳撰写。碑中记载:“芹城象房村有龙泉寺者,南则温泉浩汗云霞之所蔚兴、北则负山削成日月之所薄、西眺明陵旨雉行馀、东望平阜千里超忽,其为合境之瞻仰,本乡之庇荫者,数百年于兹矣。”历经数百年,年久失修,此时还“尚堪
补葺”,在芹城、象房两村的会首宋邦继、宋邦镇、傅成龙、傅成凤等帮助下,募捐修缮了龙泉寺。
望景轩,明仁宗次女、嘉兴大长公主和驸马都尉井延舍金帛建,从字意理解应为一座乡间别墅。遗址已不可考证,秦城村也无其遗迹可寻。古代芹城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是京北地区的游览胜地,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造乡间别墅。
显灵王庙,秦城村民称之为龙潭关帝庙。在龙泉寺遗址左侧,坐北朝南,有山门一座,正殿三间,现已无存。遗址处现有高压电力铁塔。据元至正十二年(1352)重修显灵王庙碑文记载:“昌平东一舍许有堡曰芹城泉村,土肥风俗淳朴,有关王庙存焉”。因为年深日久,不敌风雨摧残,濒于倒塌。芹城象房主管官员达鲁花赤火者联合下属官员人等集资捐款重修该庙。元天历八年(1335)泰定帝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从芹城显灵王庙以关羽元代封号为庙名称,推测显灵王庙建于天历八年之后。
龙王神祠,秦城村民称之为龙王庙。该庙位于龙泉寺遗址下方约200 米、龙潭西岸的机井房西北,坐西朝东,面朝龙潭,庙址在20 世纪80 年代拆除,现已无存。龙王庙有山门一座,山门前为官道,从官道到山门有10 多级台阶。院内北侧有数百年的国槐一株,正殿五间,殿中为龙王泥塑座像,座像前有一块长方形白色石板,人们祭拜龙王时跪伏于石板上,据说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龙王塑像两侧为虾鳖水神,每逢旱季附近村庄的会首来此祈风求雨。龙潭历史悠久,名气很大,远至顺义区的村庄如南郎中等村也会到此庙祭拜龙神。
龙泉寺塔院,在龙泉寺后,为龙泉寺历代和尚安葬处。1958 年塔院被划入公安部物证中心内,现已无存。
关帝庙,在秦城村东街路北,坐北朝南,现已无存。山门一座,两进院。前殿五间,东西耳房各两间。后殿与前殿规制相同。1949 年以后,曾作为秦城村小学。
东庙,即五道庙,在秦城村东,现已无存。坐北朝南,山门一座,正殿三间左右各有一间耳房,正殿面阔10 米,进深6 米,东西厢房各三间,面阔9 米,进深4 米。
今昌平区秦城村内古桥
香林观,民国时期即已不存,建筑规格不明,观址在今秦城村委会处。
秦城古桥,《昌平山水记》中有载。位于秦城村西路口,东西长约10 米,宽约6 米。发源于龙潭的芹城水自东北向东南流过桥下。原桥为石板平面三孔桥,现中间桥洞为现代红砖起券,另外二个桥洞为石板铺就,是原桥建筑。桥面已垫起抬高约0.8 米。
秦城村过街楼,结构为城台状,下辟券洞,券洞为砖砌,其余材料为青石。券洞上为灰色单檐筒瓦的亭廊式砖木建筑。过街楼有五座,建在外界进村主要街口。村东、西、南街各一座、村北有两座。
象房、象房村,元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中记载:“庚子年,象房废。今养在芹城北处,有暖泉。”因龙潭泉水冬暖夏凉,冬季不结冰,周边植被茂盛,元代在秦城村北围绕龙潭建有前、后、东、西四座象房。象房官员曾经多次捐资修建芹城周边寺院,《昌平外志》所录元代“银山宝岩禅寺上下院修殿堂记”中,就有象房官员捐修宝岩寺的记载。元代象房虽然在芹城存在时间不长,但给秦城村留下了历史烙印,龙潭,被村民称为“大海”,就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蒙古语。至明代,象房被废,遗址上逐渐有人居住,清代形成村落称后象房,民国时期称东象房、西象房。现在的象房行政村是在原来前、后、东三个象房基础上合并组建的。
古芹城默默存在1500 年,已无痕迹,只能从表面去阅读它的历史,感受古城的沧桑岁月。本文的目的,试图揭示北京历史发展的一角,以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区域历史的研究。(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