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市文物局2025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二季度进展

日期:2025年07月02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序号

任务原文

任务来源

二季度进展

1

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20项以上互认资质资格统一规范办理或“亮证即办”,推动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提质增效。发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拓展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不断优化用卡体验。加强京津冀文化活动联动,更广惠及三地群众。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50项 联合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共同开展以“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为主题的2025“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等系列传统节日活动,汇集三地博物馆展览及文化活动,更好服务京津冀观众需求。在河北邯郸市博物馆推出三地社会教育成果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京津冀固定展厅举办河北易县大北城出土金银器展。

2

优化消费载体,持续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中关村、朝青等重点商圈改造升级,推进丰台区宛平城等商业步行街建设,打造首钢消费支点。完善公园、场馆、演艺空间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加快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会展和消费片区规划建设。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52项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启动北京博物馆季,北京博物馆季5月展览月已经完成,6月科技月已于6月5日正式启动。"看见·殷商"展已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开放。展览开放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门票及文创销售势头良好,与周边游览形成有效联动。

3

持续推动商文旅体健农林水等多元消费融合发展,引导文博、演艺、体育、公园、会展、交通场站及高速服务区等场所配齐餐饮、零售等基础业态,鼓励引入文创、书店、娱乐、康养、展览、数字体验等升级业态,累计推出10个以上的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59项 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已为观众提供餐饮服务。北京艺术博物馆通过自动售卖机为观众提供包装食品和饮料服务,还将通过文创授权形式引入餐饮企业。

4

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大力弘扬英烈精神。推进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融合发展,打造连珠成片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19项

1.积极配合抗战馆推进展览和文创等工作。

2.持续做好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保护提升工作。

5

充分运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健全老城整体保护机制,持续推动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创建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持续打造中轴线上的文化品牌。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2项

1.提请上级部门审议《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

2.6月14日,2025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与创新大赛启动;4月30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展,当天举办“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文化遗产大讲堂”。推进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标牌设置实施工作。

3.梳理前两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果材料,总结学习《创建申请书》《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写经验。

6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年度任务,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加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推进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及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高品质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办好三条文化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加强传统村落、京西古道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3项

1.完成《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部门意见征求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征求意见稿。

2.在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推进长城文化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各项任务。

3.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开展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施工。

4.完成路县故城遗址东南部12座东汉时期窑址的资料整理,在《北方考古(第18辑)》发表《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东汉时期窑址发掘简报》;完成路县故城遗址魏晋北朝时期铜、铁器窖藏的资料整理,铜、铁器共约111件(套),其中铁器94件(套)、铜器15件;《路县故城城址考古勘探报告》由科学出版社的正式出版;完成路县故城遗址出土八思巴文铜钱的整理与研究,发表《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出土八思巴文铜钱》,《中国钱币》2025年第1期;完成路县故城遗址东南部16座西汉瓮棺、12座东汉窑址、18座明清时期墓葬的整理。

5.基本完成大运河北京段七个区沿线文化遗产的考察,对通州区和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正在同步进行运河文化遗产分类工作和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研究工作,挖掘部分重点文化遗产(小圣庙、文庙、宝通银号等)文化内涵。

6.正在开展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50平方米。

7.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已于2025年6月14日以馆园一体方式试运行开放。

8.在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组各项任务。

9.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和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5月13日在延庆区举办,文化节期间推出推出“1+4+N”的活动内容,覆盖长城沿线六区;会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各相关区召开专题会研究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活动方案。

10.完成市域内京西古道文献梳理,赴相关区开展实地调查。

7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办好北京国际非遗周活动。推进北京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4项 “组织完成第二四普第二阶段各项任务。截至5月31日,完成3840处三普登记文物普查,督导各区整理、录入普查数据。组织完成市域内2356处长城资源点复查,持续推进太行八陉、京西古道等专项调查。”

8

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市级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央地旅游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全市假日旅游工作机制,高质量建设北京智慧文旅平台。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6项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于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期间做好博物馆行业数据监测工作。

9

深入推进入境旅游发展,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提升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全链条服务体系。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8项 截至2025年5月底,“北京之声·博物馆”免费中英文导览项目完成2家博物馆导览录制,“北京之声博物馆”小程序上的白塔寺和石刻馆专题页面里已发布相关专辑链接。北京艺术博物馆、大觉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智化寺英文导览目前正在中译英阶段。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老舍纪念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等英文导览目前正在确定中文文案阶段。

10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引进市场化机制办展,优化热门博物馆和对外开放单位门票预约机制,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加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29项

1.印发《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清单(参考版)》,指导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馆的个性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清单。

2.已联合有关部门组织热门博物馆研究部署优化门票预约、提升服务接待水平等相关工作,同时,印发通知,组织热门博物馆做好暑期接待服务工作预案,做好迎接暑期大人流准备情况。

3.一是策划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文创主题活动:(1)组织举办“博物馆之夜——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2)协调与辉同行进行“看·见殷商”展探展直播活动;(3)组织参加“博蕴千秋 物鉴文明”专场文创销售直播活动。二是举办北京博物有“吉”市端午节文创市集活动,5月31日至6月2日期间组织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集中展售北京地区最新文创爆款新品。三是研究推进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系列活动。

11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探索开展“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着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31项 三节期间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及文化活动307项,其中春节期间包括四个系列175项,清明期间81项,端午期间51项,涵盖专题展览、节气体验、非遗技艺、亲子互动、文化演出等多种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节日氛围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12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办好“舞动北京”“歌唱北京”“戏聚北京”等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全年举办1.6万场。统筹开展传统节日和假日文化活动,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常态化举办“京彩灯会”。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32项 三节期间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及文化活动307项,其中春节期间包括四个系列175项,清明期间81项,端午期间51项,涵盖专题展览、节气体验、非遗技艺、亲子互动、文化演出等多种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节日氛围和浓厚的文化底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启动北京博物馆季,北京博物馆季5月展览月已经完成,6月科技月已于6月5日正式启动。

13

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办好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和北京博物馆季,举办“殷墟展”等100项精品展览和100场主题文化活动,探索馆校融合,推进北京艺术博物馆建设,围绕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场馆植入艺术元素。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33项 在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组各项任务。5月17日至20日,圆满完成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并在5月18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启动北京博物馆季,同时揭幕“看•见殷商”展。北京博物馆季5月展览月已经完成,6月科技月已于6月5日正式启动。

14

加快南中轴地区蝶变升级,做好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收官,规划建设大红门博物馆群一期,以北京野生动物园为主题加快建设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启动国家自然博物馆主体工程施工,推进地质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化设施选址落户,保障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顺利竣工,着力打造中轴线上的“大国重器”、精品工程。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55项 配合推进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建设和业务工作。

15

加强消防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人员密集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九小场所”、高层建筑、文博单位、医疗养老、在建工地、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部位火灾隐患,加大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突出隐患问题治理力度,加强村民经营性自建房、大屋脊居住建筑、平房院落消防安全管理,畅通“消防生命通道”,加强家庭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260项 一是4月28日,组织召开安全检查培训工作会议,对《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特征清单》进行集中宣贯,邀请市应急局对“企安安”系统的功能与应用开展培训,为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做好准备。二是联合市消防救援局印发《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工作方案》。三是5月9日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并启动专项检查行动,各区文旅局和消防部门相关人员参会。

16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养老服务、长城保护、非机动车管理、科学技术奖励等领域立法,更好依靠法治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290项 完成《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部门意见征求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征求意见稿。

17

开展“歌唱北京”“舞动北京”等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举办戏曲、话剧、音乐会等各类演艺活动4万场;推出100条“漫步北京”主题游线路;办好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和北京博物馆季,举办“殷墟展”等100项精品展览和100场主题文化活动。 重要民生实事第29项 5月17日-20日,圆满完成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并在5月18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启动北京博物馆季,同时揭幕“看•见殷商”展。北京博物馆季5月展览月已经完成,6月科技月已于6月5日正式启动。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北京地区博物馆举办了“看•见殷商”展、“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品展、“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昭宣盛世下的汉代文明”展、“器以载道——恭王府博物馆藏明清家具与现代陶艺展”、“墨彩华章-黄华兆美术作品展”、新中国劳卫制体育珍藏品展览、“瑞羽鸣祥——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韩画千年:石上风云与人间万象”中国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自动驾驶主题展等53项重点和特色展览,举办了北京博物有“吉”市端午节文创市集活动、“博物馆之夜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五塔寺端午文化嘉年华、宇宙之旅主体讲解等63项社教活动。

18

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空间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鼓励文旅场所完善配套餐饮等服务,推动市属文保单位加强文物保养维护和环境整治,推进市属公园便民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市民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 重要民生实事第31项 会同有关部门对潭柘寺、戒台寺等重点文物点位开展实地调研,为相关单位提供业务指导。持续指导各区、各相关单位积极推进古建筑屋面除草等文物保养维护和环境整治项目。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