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联合蒙汉权贵阶级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政权。清朝各帝都推崇佛教,有些皇帝还精研佛学,如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采取了三教一家,圆融一体的对待,坚持了三教平等的政策,这在历史上都已是定论。
乾隆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据载在皇子时期就已参禅“透三关”,并被崇佛、信佛的雍正皇帝赐号“长春居士”。乾隆皇帝还在满族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的祭祀中规定首祭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并用大典的形式颁行天下。拈香敬佛捻佛珠已溶入乾隆帝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西山大觉寺位于京城西北,阳台山麓,近邻清代帝王祈雨之地黑龙潭。大觉寺风景上佳,雍正皇帝龙潜藩邸为亲王时曾称赞大觉寺“山深境幽,泉石殊胜”。
据记载,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二年(1747)对大觉寺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保留至今的“无去来处”、“动静等观”、“憩云轩”匾额以及十数通御制诗石刻,均是乾隆皇帝留在大觉寺里的一丝痕迹。
为还原这段历史,北京西山大觉寺管理处特推出《乾隆皇帝与大觉寺》展览。展览分为四部分,包括乾隆皇帝初游大觉寺、大觉寺藏乾隆皇帝御制匾额、乾隆皇帝御制诗、乾隆十二年修缮大觉寺等,集中诠释了乾隆皇帝造访大觉寺的缘由和经过,介绍了大觉寺在清代的重要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