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春节来看展!北京地区二月文博展览邀您来赏

日期:2025年02月10日    来源:

字号:        

  国家博物馆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6日—2025年6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20号 南1、南2展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共呈现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279件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类别,年代跨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期结束的近5000年。展览以“美”为主题,从日常、妆饰、人体三个角度展开古希腊生动的美学图卷,探寻古希腊人在漫长历史中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多元创造。

  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1日—2025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20号北10展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合策划,展出138件(套)文物,包括餐具和厨房用具、餐桌装饰品、服装及绘画等,从“食材烹具”“饮食传统”“饮食艺术”3个方面,系统生动展示俄罗斯饮食文化风貌,呈现俄罗斯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变革,反映俄罗斯数百年的历史、艺术和生活。

  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8日—2025年3月底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20号南3展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旷世之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为中心,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通过“光的觉醒”“修复时光”“互鉴之光”三个板块,从多重维度带领观众走进卡拉瓦乔的世界,让观众在杰出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中,感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展览还运用VR技术,制作包括《正在写字的圣杰罗姆》《捧果篮的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等作品在内的VR影像,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4日起,结束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20号南14展厅

  展览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自1958年沈从文先生出版《唐宋铜镜》以来,对古代铜镜的整理研究工作持续不断,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本次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妆具和铸造陶范中精选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展览分为“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涑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七个单元,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中国古代铜治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故宫博物院

  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5日—2025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东城区景山前街5号午门

  展览简介:为纪念凌家滩遗址发现40周年,本次展览汇集历年及最新考古成果,展出国内5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套)文物,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多件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以“文明先锋”为主题,分为“问天究源”“斧钺圣权”“邃古炊烟”“神巫王权”“天工巧艺”“九州共辉”六个单元,全景式展现凌家滩文化的面貌,体现其治玉水平、宗教信仰及与其他史前文化的互动交流等。

  业守精勤 匠心永驻——罗哲文百年诞辰纪念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7日—2025年3月9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5号神武门展厅

  展览简介:展览以“业守精勤 匠心永驻”为主题,分为“学社门生 梁门弟子”“文物卫士 古建护神”“长城使者 烽火传人”“以身许国 世人共誉”四个部分。共展出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知名艺术家为致敬罗哲文先生百年诞辰创作的艺术作品63组,种类涵盖刺绣、玉石雕、木雕、内画等众多手工艺门类。同时还有罗哲文生前出版的书籍、珍贵手稿,以及他使用过的相机、卷尺、测绘物品等。这些都生动展现了罗哲文先生波澜壮阔和为文物保护事业奉献的一生。

  首都博物馆

  大师摇篮·双甲追忆——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3日—2025年3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地下一层M展厅

  展览简介: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是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被誉为京剧的“大师摇篮”,先后共培养了近800名人才,其中很多大师级人物开宗立派。44年的办学历程, 经历了我国伟⼤的历史变⾰时期,从封建社会的彻底崩溃, 到社会主义⾰命开始的前夜;同时⼜贯穿了京剧艺术本身从成⻓到繁盛的各个阶段 。成⽴120年来, 数代后辈⼈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化的思想观念 、⼈⽂精神 、道德规范,守住了中华戏曲⽂化的根和魂,激活了中华⽂化⽣命⼒ , 传承了中华⽂明的连续性, 是习近平⽂化思想的⽣动体现。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1日—2025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地下一层A展厅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精神,充分发挥首都博物馆在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用的积极行动。

  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突出贡献。立足当下,如何从中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新时代使命和责任。希望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一座连接中希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新的平台。

  作为首都博物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的重磅展览之一,展览汇聚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等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套)藏品。这些珍贵展品跨越了从公元前5800年希腊新石器时代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代,全面涵盖古希腊文明各个时期。它们以实物形式生动展现了古希腊社会和文化风貌,为观众徐徐展开一部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将带领观众领略古希腊文明成果,追溯现代西方文明之源,理解文明多样性与共同性,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025年3月

  展览地点: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

  展览简介:2024年是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以此为契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联合北京画院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该展借展来自湖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齐白石作品,以“齐白石在北京”为主题,利用数字沉浸展览、AR导览等新兴科技,带领观众感受20世纪北京的文化与艺术,吸引更多的外地观众打卡与齐白石息息相关的北京地标,更好地宣传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徐悲鸿纪念馆

  美的呼唤——青少年绘画邀请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3日—2025年3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基础美术教育为主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美育工作方向,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本次展览作品为各邀请学校经校内评选后推荐的学生优秀绘画作品。徐悲鸿纪念馆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推动馆校双向赋能,积极进行美育教学的探索,特别策划了这次展览,以展示青少年在绘画艺术领域的探索与成就,推动青少年美育的发展。同时传承和发扬徐悲鸿先生的美学思想和美术教育革新理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北京艺术博物馆

  瑞彩盈门——木版年画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2日开始—2025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万寿寺

  展览简介: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湖南隆回县滩头是中国最著名的六大木版年画产地。作为民间美术类型的重要代表,中国木版年画的历史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根基。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以一种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套色、手绘技法、重彩写实的画风,融入了大量民间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宗教题材和民风民俗,涉及民俗学、宗教信仰、历史地理、建筑科技、民族服饰等众多学科领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在中国文化史、民俗史、美术史上的占有重要地位。在了解传统民间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真实还原历史与解读历史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展览分神灵神兽、人物故事、童子仕女、吉庆富贵、地域风情、制作流程六个单元,展出作品近50件。

  

  

  国家自然博物馆

  灵蛇献瑞 ——2025 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4日—2025年2月16日

  展览地点:天桥南大街126号临展二厅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分为 “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腾蛇乘雾”“幽幽蛇影”“蛇舞丰年” 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肖文化的源与流”,通过北魏十二生肖铜镜、唐彩绘十二生肖俑等图片,呈现生肖信仰起源与传承,展现早期人类动物崇拜及生肖文化演变。第二单元“腾蛇乘雾”,以商蛇首铜勺形器、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等图片,揭示蛇在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形象与寓意,体现其在艺术、宗教、民俗领域的影响。第三单元“幽幽蛇影”,通过眼镜王蛇骨骼标本、原矛头蝮标本等藏品,解读蛇的分类、特征与习性,凸显其生态意义。第四单元“蛇舞丰年”,通过唐“灵蛇献珠”屏风画、现代十二生肖巳蛇剪纸等图片,讲述蛇在民间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在展览设计上,以中国传统配色中的红、蓝、绿三色划分不同单元主题,同时融入大量蛇相关设计元素,与蛇类标本相呼应。旨在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动展现蛇之形态的同时寓意福蛇贺岁。

  在此次生肖文物大联展中,国家自然博物馆发挥极具特色的藏品优势,精选蛇类标本近50件,丰富自然知识内涵,全面展示蛇的独特魅力。仅以此展为窗,愿观者能够更加懂蛇、护蛇,珍视自然的馈赠,让蛇文化的灵韵绵延不绝,人与自然协同前行。欢迎广大观众前来参观,领略蛇文化及知识魅力,共迎蛇年祥瑞!

  

  

  国家动物博物馆

  “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天堂”主题摄影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4日起,结束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北京市奥运村科技园区内

  展览简介:主题展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的摄影作品536幅,此次筛选53幅优秀作品展出,包括“天地交响”“荒野脉动”“绽放奇迹”“共生乐章”四大板块。充分展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最精华的自然遗产、最富集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美术馆

  墨韵文脉: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书画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9日—2025年2月6日

  展览地点: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19、20、21号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围绕“墨韵文脉”这一主题,向观者讲述岭南古代美术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因而此次的展品不单有岭南明清时期优秀书画家的佳作,还有粤藏古代各地名家名作——它们曾是岭南艺术家们学习传统艺术的经典范本。展览亦从这一角度切入,探讨岭南古代艺术家是如何传承传统艺术,又是如何转化和创新。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四时玩趣——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迎春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7日—2025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13、14、15、16、17号厅

  展览简介:根植于农耕土壤的中国民间美术不仅是民俗文化中造物美学地体现,还是中国老百姓与自然和谐共生、相生相长的生命精神的写照。“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四时是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人们顺应四时来安排生产和生活,以此自然之道来体悟宇宙运行的规律,在“大道”之中修养性情、教化道德,共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秩序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统一,在客体与主体之间没有一种绝对的分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同样在中国民间美术的世界里,无论天上地下,过去未来,宏观微观,一切事物都可以交陈互处,浑然一体,“得千古风土孕养,凭万众心手裁造。”顺四时之序,超越个体的局限,拥抱天地大美,洋溢着艺匠们无法掩饰的创造激情,是民间“四时玩趣”美学的生动表达。那些没有留下名字,凭借灵巧双手创造世界的艺匠们,创造了具有人情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珍品。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不仅是广大艺匠个人愉悦的审美实践,也给世人带去了温暖与喜悦,使中国悠久的民俗美学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乐感文化”的特质,注重世俗生活中积极乐观、自强不息、和谐共生、人性完满等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国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态度。中国人祈祷众神保佑以实现世俗的欢乐幸福,而在民间美术中神祇的威严和世俗的欢乐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民间美术更侧重于百姓在日常民俗生活的实用和乐感,所贯穿的精神闪烁着温暖、祥和与明丽,充满着喜庆的色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的是欢喜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中国民间美术造物中洋溢着的“玩”“趣”的美学品质。“玩”中既包含游戏游玩,群体娱乐的方式,也有自娱自乐、自我精神愉悦的实践。“趣”字既有兴趣、情趣、趣味之意,更是一种人生精神自由品格的体现。“玩”与“趣”的结合,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不断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返归生命的本真。

  在中华文明演进的漫长岁月里,民间美术以其乐观豁达的艺术魅力,将一颗活泼的心,如此盎然欢喜、灿烂活力地呈现在生命四时的流转间,在市井巷陌南来北往的熙攘人流中,在岁时节庆婚丧嫁娶的锣鼓声里,在寓教于乐的戏曲故事中,给无忧的童年时光和忙于生计的成年岁月带来欢声笑语与人生慰藉。本次展览从民间信仰、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游艺玩耍、寓教于乐等角度,梳理出“祈·趣”“生·趣”“童·趣”“教·趣”四个版块,从中国美术馆藏精品中汇聚成民间“四时玩趣”的美学情境,呈现民间美术在四时风景中给百姓以心灵的情感激荡和精神的鼓舞力量。

  恰逢中国“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特以此展向春节申遗成功表示积极响应和祝贺,同时在新春到来之际祝愿广大观众吉祥快乐。中国美术馆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蕴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弘扬向上向善乐观的民俗美学品质,让非遗文化赋能时代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推进文化传承,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1日—2025年4月8日

  展览地点: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1、8、9号厅

  展览简介:山之尊者称“岳”,五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五座山。这一概念始见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具体所指又几经变迁,逐渐固定为今人熟知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五岳位于华夏大地的四方与中央,作为千山万壑的代表,象征古人心目中的天下。其文化意义极为丰厚,自然风光也各有千秋。历代文人墨客多有描绘和赞美五岳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唐代诗人杜甫歌咏泰山的《望岳》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古今同慨,人们对于五岳之美颇具共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吸引着人们登临送目,甚至总结出一套拟人化的形体词语,即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

  2024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南岳衡山的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

  对于师法造化的艺术家来说,深入五岳是“中得心源”的重要一步。明代画家王履在游览华山之后创作出《华山图》册,将华山或险峻,或清旷,或幽深,或苍茫的佳景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50年代,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长安画派画家奔赴华山写生,留下了大量关于华山的作品。1960年,傅抱石带领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工作团,历时3个月,相继奔赴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省写生创作。至华山,傅抱石因体力原因而未能登临山顶,就在山下青柯坪仰观华山之姿。之后,他以辛弃疾词句“待细把江山图画”为画题,充满激情地施展散锋笔法,将“抱石皴”运用至化境,以饱满的构图,溢于画外的境界,使挚爱江山的豪情与壮丽景色融为一体。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共同主办,可谓另一种形式的“五岳图”,主要集中展示五岳题材的美术作品70余件。它们品类丰富、风格各异,创作时间均与新中国的探索前进相偕行。希望借此展示五岳多元景致之美和艺术家们的笔墨乾坤,同时期待观众朋友在与高山、劲柏等艺术气象相遇时,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昂扬奋进的生气、壮气以及顶天立地、坚韧挺拔的时代正气。

  国家典籍博物馆

  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2日起,结束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国家图书馆北区二层大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旨在展示典籍中的传统节日,让更多读者在笔墨书香中迎接蛇年新春的到来。

  展览共分为“春节溯源”“巳蛇呈祥”“春节非遗”“我们的节日•春节”四个单元,突出展示典籍中的新春文化主题,呈现蛇年的独特韵味。“春节溯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春节的雏形,列举了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五及正月十五的历史习俗及其来源;“巳蛇呈祥”介绍了“蛇”的文字演变,通过与“蛇”相关的典籍记载、各类传说、文学作品等内容,呈现蛇的文化属性的多次演绎与丰富变化;“春节非遗”展现了春节寓意美好愿望的一系列文化活动,重点介绍了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年画、春联、舞龙、舞狮、元宵节等;“我们的节日•春节”展出了202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的入选作品,以呈现祖国各地生动、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更好地记录和展示春节期间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促进其保护传承。

  “百年巨匠”文献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8日—2025年2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第六展厅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成果展示。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2月16日(每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百年巨匠”项目以20世纪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为核心,以文献性、真实性、生动性为核心原则,通过记录巨匠故事、传播巨匠精神,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展览分为“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建筑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锵金铿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大板块,以20世纪中华文化巨匠的历史成就为主线,带领观众穿越20世纪的文化时空,走近文化巨匠们的生活与创作世界,立体呈现巨匠们的成就与文化精神,彰显“百年巨匠”作为文化传承标杆的独特价值。

  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2日—2025年8月31日

  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三、四展厅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