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游客,今日的志愿者。3月29日是我难忘的一天。今天,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游客讲解大觉寺。我胸前配带志愿者工作证,肩挎着讲解器,手拎着装满资料与图片的公文包,开始了正式讲解活动。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又非常自豪。我是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一定要认真讲解,不可戏说瞎讲。
在讲解中,有游客问我:“您为什么热爱大觉寺,您何时第一次来到大觉寺的?”。我说:“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碑文曰‘阳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州之胜概’;乾隆皇帝也赋诗曰‘阳台最高峰,未到意已欣’。大觉寺是一座千年古刹,享誉京城,它坐落在阳台山脚下,依山而建,古松苍劲,环境清幽。而且殿堂古朴恢宏,佛像雕塑精湛,匾额诗刻禅意深髓,八绝景致令人赞叹。清明踏青,观赏玉兰;秋赏银杏,金色耀眼。大觉寺周边寺庙古迹众多,又有通往阳台山、鹫峰、妙峰山的古香道,是喜欢登山运动的最佳打卡地。因此,我爱大西山,更爱大觉寺。”

我拿出一张20多年前在大觉寺拍照的照片,上面写着“1999年5月7日留念”。这是我第一次到大觉寺,那是夏日,我穿着白色短袖衬衫,站在大殿的台阶上,身后是古朴的殿堂,悬挂着九龙金匾,上书“大雄宝殿”。一年后,再次来到大觉寺,匾额上“大雄宝殿”四字不见了,更换成乾隆皇帝御赐的“无去来处”。我拍的这张照片,记载了我与大觉寺的历史瞬间,对我而言感到很珍贵,情意深深。
2006年《大觉寺》一书出版,我买到后经常翻阅,使我对大觉寺又有所了解。我还喜欢看大觉寺的展览,有一次展出《素食与养生》。我见介绍写的很美,文笔流暢,就逐字抄写。大觉寺工作人员看到后,就主动送我一本书《素食与养生》,我在书页写上赠书日期“2011年10月1日”,后来才知道赠书人是业务部的宣主任。我听过关主任、孙主任等老同志的讲解,对大觉寺的感情日益深厚。
今天,为了讲好大觉寺,我认真学习大觉寺为志愿者编写的讲稿,以此为依据,列出题纲,明确重点。不巧的是,大雄宝殿正在修缮暂不开放。为了让游客一睹大殿内的精华,我把大殿内的三世佛,十地菩萨,二十诸天,蟠龙藻井,以及相关图像拍照复印100余张,与游客互动交流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掌声。除了讲解大觉寺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更要讲大觉寺的特色亮点,什么是佛教的精华,什么是附加来的糟泊,让游客对大觉寺有较深刻的印象。在大觉寺静悟佛理,明了“无去来处”,“动静等观”,“妙悟三乘”,“真如正觉”匾额深意,也有现实意义。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将是永久的话题。“寺名大觉,吾觉矣!”我很欣赏这句话,人要有慈悲之心,平常之心,包容之心,就要慈悲做人,智慧做事,淡泊名利,微笑生活。

我刚开始讲解有很多不足之处,缺少经验,要虚心向大觉寺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向志愿者学习,多与游客互动交流。游客中大有资深的学者,真乃藏龙卧虎,人才济济。通过讲解工作,促进自己多读书,多查史料,多实地考证,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讲解水平。什么是志愿者的风采,应该是传播知识,无私奉献。(志愿讲解员:史贵生)

【编后按】史老师默默地关注了大觉寺很多年。在没有组建正式的讲解志愿者团队之前,史老师就义务地在大觉寺为观众做讲解。为了取得管理处的信任,史老师还拿来了工作时的“法官证”等各种证件,简直可爱得不得了。因此,在志愿者团队组建之时,志愿者的编号DJS0001就当之无愧地给到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