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4年-195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同夫君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是其代表作。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1卷1期上,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围绕一句“你是人间四月天”展开,四月的云烟、清风、细雨、黄昏、星子、百花、月圆、燕子呢喃融入其中,清丽隽永、惊艳时光。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鹅黄,是初放的生命;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一树一树的花开,梁间呢喃的燕子,美丽而轻灵…清新而婉约的人间四月天也是作者心灵中的春天,那就是爱、是暖、是希望。
位于京西阳台山麓的古刹大觉寺,是一座幽深别致的园林寺庙,寺内殿宇巍峨,花木扶疏。无论是悠远深邃的晨钟暮鼓,还是晴岚幽谷的朝云紫气,给人以远离尘嚣如入仙境的感觉。清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的游人,他们在感受与领悟佛教文化的同时,寄情山水,留连花木,沉醉于山寺的绮丽景色之中,留下几多雪泥鸿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觉寺一直是文人墨客游览吟诗的胜迹,屡见于近代名人的诗词别集和笔记之中。
林徽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从三十年代初起,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撰写了绪论。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写到了他眼中真实的母亲形象。“母亲爱文学,但只是一种业馀爱好,往往是灵感来时才欣然命笔,更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对于古建筑,她却和父亲一样,一开始就是当作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作为一个古建筑学家,母亲有她独特的作风。她把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文艺家的激情融于一身…在她眼里,古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的结合,而且是历史和人情的凝聚。一处半圯的古刹,常会给她以深邃的哲理和美感的启示…”可以想见她的多篇诗作是在对古建筑进行田野调查时得到了创作灵感。
近年以林徽因传奇一生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有很多,原创民族歌剧《林徽因》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历时三年磨砺而成,其戏剧结构与人文之美,都堪称道。主题曲《莲灯》是超高难度咏叹调,一经发布就广受好评。《莲灯》MV拍摄于京西的大觉寺。对于选址,该剧制作人兼主演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解释:"(这里是有)宗教信仰的一个地方,也是千年古刹…我们在那里能够感觉到这种历史人文的沉淀。”大觉寺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林徽因《莲灯》的词句,在MV中呈现出颇具文化质感的民国风韵。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也是古刹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因防控疫情,西山大觉寺暂停对外开放。清幽静谧的古刹,满眼都是盛开的花树,微风吹过,殿堂檐角处的风铃发出清越的声响,行走在寺内殿堂院落,四月早天的云烟、一树一树的花开,梁间呢喃的燕子…诗词里描绘的景象呈现在眼前,是那样的灵动,那样的美好。此刻,重读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手中的相机将春天定格。愿爱、温暖、希望常伴人间,四月天在我们心中留下永恒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