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史料档案与大觉寺——乾隆御制诗与大觉寺(一)

日期:2019年11月05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有一部“官方日记”,名字叫“起居注”,是翰林们为他记录编纂的。“起居注”记载准确,但又常常行文简洁,三言两语涵盖了诸多内容,人们很难从中看到历史的细节,更难以洞察人物的思想。幸好,乾隆皇帝还有一部“私人日记”,让我们一窥历史的端倪,这部日记便是他的御制诗集,乾隆常以诗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自己的游记,写下身边发生的故事。

  

  乾隆御制诗底稿(藏于故宫博物院)

  据乾隆前叶曾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的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乾隆每天阅折、召见、引见官员完毕,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朱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书之,谓之诗片。……余直军机时,见诗片乃汪文端、刘文正所书,其后刘文定继之。由诗片钞入诗本,则内监之职。迨于文襄供奉,并诗本亦手自缮写矣。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

  

  乾隆皇帝御制诗书影

  

  乾隆十二年·初游大觉寺

  在乾隆皇帝浩瀚的诗作中,有数十首与大觉寺有关,我们略选数首,稍加论释,以寻找他到访大觉寺的缘由及感受。

  灵渊谢神贶,古寺问佛津。

  趁此山路便,况逢雨霁辰。

  清爽拂人面,微风袭草芬。

  禾黍连远村,勃然生意新。

  旸台最高峰,未到意已欣。

  迤逦入林庐,便舆步法门。

  石桥似虎溪,菡萏摇涟沦。

  一一莲花上,疑有天女伦。

  月相巍殿中,调御信独尊。

  云湫泄山半,下注如垂绅。

  循流登其巅,乃至水之源。

  不溢也不涸,澈底石粼粼。

  时复见泳游,故知非凡鳞。

  稍憩白板室,洒然诚绝尘。

  鸟语似谈梵,树影全标真。

  拟参大觉旨,翻歉语句频。

                                  ——乾隆十二年·初游大觉寺

  这首诗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乾隆皇帝第一首关于大觉寺的诗作,为乾隆皇帝初次巡游大觉寺时所写。前四句道明了他来到大觉寺的缘由和当时的环境——因为要到黑龙潭谢雨,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趁山路之便来到大觉寺。纵观这首诗,是一篇完整的大觉寺游记,清静优美的环境也激发了乾隆皇帝的诗意,从这首诗的长度也可看出乾隆皇帝初游大觉寺时美好的心情。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