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史料档案与大觉寺——雍正何时造访大觉寺?(下)

日期:2019年11月05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谒西山大觉寺》

  重开香积奉金仙,松径纡回警跸传。

  野鸟静吟僧院竹,梵钟遥度御炉烟。

  清幽水树红尘外,寂历云山太古前。

  自有庄严超色相,何须慧远论真禅。

  这是雍正皇帝关于大觉寺的第三首诗,写作时间相较前二首则容易判断得多,皆是因为雍正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及雍正皇帝对他深厚到无人能及的手足情,这人便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胤祥薨逝于雍正八年(1730)五月。对于十三弟的病逝,雍正甚为悲痛,有两点最能证明其痛,一是得知胤祥去世的消息后,雍正辍朝三日,对于这位清代最勤政的皇帝来说,能让他做到三天不上朝处理政事,除了生病之外,恐怕十三年中只有这一次;二是雍正这位傲骨天成的九五至尊超乎寻常地为胤祥素服一个月。雍正皇帝更是在一年中先后两次为这位“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贤弟作诗以示哀悼。第一次作诗当是在胤祥薨逝不久,诗的名字为《哭怡贤亲王二首》和《怡贤亲王挽诗三十韵》,这三首诗当是作于雍正八年五月或六月。第二次作诗是在胤祥薨逝一周年时,这首诗好像没有题目,在诗前有很长的一句话:“年华迅速,倏值端阳。箱贡冰纨,案陈角黍。于颁赐诸王大臣之际,念及吾弟怡贤亲王仙游已周一载,不禁凄然涕下,援笔赋此”。而雍正所作的第三首大觉寺诗恰好在这两次所作的诗之间,那么时间就可以锁定为雍正八年五月之后到雍正九年(1731)五月之前。

  

  雍正赐怡亲王御书匾

  再看大觉寺诗前后其他诗文。该诗前有《松月吟》,其中“香飘桂子月初盈”描写了秋天桂花开的景色;该诗之后则有《秋分前二日月下作》,秋分是农历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八月。凭借这两首诗,雍正这首名为《谒西山大觉寺》的诗当作于雍正八年七八月间,也即雍正皇帝在这一年的秋天再次游幸了大觉寺。

  

  大觉寺山门

  (后记:随着清宫剧的不断热播,雍正皇帝的形象在“戏说”、“宫斗”中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离真正的历史越来越远。面对这位迷雾重重的皇帝,人们常常会有很多疑问,希望看清他的真正面貌与历史作为,而在古代官方史料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位正襟危坐、宵衣旰食的帝王,难以看见历史的细节。幸好中国文人爱作诗,“帝王贵胄”中也不乏满腹经纶者,清代帝王汉文化水平更非等闲,留下的诗文也多。《尚书》有云:“诗言志”,意思是说诗可以表达心志意向,细读雍正这三首诗,我们似乎可以窥豹一斑地感受到这位帝王眼中的大觉寺乃至世界,以及他的志趣和情感,他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真实和丰满。)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