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西山八大水院”之灵水院

日期:2019年06月04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灵水院即今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仰山栖隐寺,该寺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南,樱桃沟村北仰山之上。据《元一统志》载:“栖隐禅寺在仰山,有梁开平四年铸钟记,碑云幽州幽都县仰山院。又按寺记,金天会戊申,青州禅师受德真通辩大师之请,住持此山,丛席大备,禅道兴隆。世宗大定壬午岁,太师尚书令南阳郡王请于朝,赐名栖隐。明昌五年八月戊寅,章宗临幸仰山,赐钱兴建大殿、佛像、经藏。”说明栖隐寺在五代后梁时期就已存在。

  在史料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这座寺院在历史上因两位高僧而与大觉寺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一位高僧是金代名僧青州希辩,希辩禅师曾受德真通辩大师之请住持此寺,使这座寺院“禅道兴隆”。2011年,在大觉寺内发现了《大金国燕京宛平县阳台山清水院长老和尚塔记》碑刻,碑文内容分两个部分,分别记载了金代高僧希辩禅师自叙生平行实和建塔缘起,建塔人为阳台山清水院山主正寂,建塔时间为金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十五日。该碑说明大觉寺内曾有希辩禅师塔,该寺院僧人在金代曾是希辩禅师门下分支。

  

  存于栖隐寺内的“祖师辩公大和尚开山道行碑”螭首

  第二位高僧则是明初高僧智光,大觉寺与栖隐寺都曾是智光法师的住持寺院。经踏查,栖隐寺今存“仰山栖隐寺重修碑”一通,为翰林院学士永新刘定之撰,天顺三年立,碑文记载:“历年既久,寺宇因而废燹,惟址尚存。自大金至我朝永乐之初年,有西域吉祥上师知栖隐胜境,惜其废燹基存,意将鼎建。时年九旬有二,遽然圆寂。其徒智广禅师龆年从学,已得旨趣,有志峥嵘,不负师愿。宣德间,禅师以道明德播,遂承钦依,重开仰山,为第一代住持,是果了师愿力。自正统丁卯至天顺戊寅,鼎建殿宇,庄严金像,廊庑阶级、梵器僧舍、云厨碑石悉已完美,焕然辉耀。请予文以彰重修之由,永垂悠久。”碑文中的“智广”当为“智光”,而“西域吉祥上师”便是智光法师的恩师撒合拶室哩。智光法师不但继承师愿重修栖隐寺,而且成为了栖隐寺在明代的第一代住持。

  存于栖隐寺天王殿前的“仰山栖隐寺重修碑”

  

  栖隐寺至明末已显破败。《帝京景物略》作者之一于奕正曾访该寺,作有《宿仰山栖隐寺》诗,诗里写道“千峰历尽一峰尊,乱踏秋光到寺门。僧摘霜红供客饷,鸟收残粒怪人喧。断碑半逐荒苔剥,缺碾曾无古药存。欲觅灵苗何处是,依依松火送余温。”无论是“乱踏秋光”,还是“断碑”、“荒苔”,均给人一种落寞之感。至今日,这座寺院则正处于修缮之中。

  栖隐寺前山势地貌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