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坐落着一座规模不大的寺院,这座寺院被称作金仙庵。金仙庵外有一泉眼,四季常流,常有人不远数十里驱车至此仅为打走这里的泉水。此外,庵外还有一片银杏树林,每到秋季,黄叶灿烂,是为盛景。经学者考证,这座金仙庵极有可能便是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中的“金水院”。
金仙庵山门
金仙庵曾名金山寺,相传清朝末年慈禧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金山寺遂改名为金仙庵。庵建在一座石砌高台上,寺中前院尚遗存银杏树两株。金仙庵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仅存山上塔坟一座,系清末大内银库总管刘善宝之墓,现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研究,金山寺素以“三绝”闻名,第一绝为公孙林,公孙树即银杏。第二绝为金山泉,该泉水水质极好,口感甘甜且无水垢,前往接泉水者常常昼夜不息。在泉水东侧的山坡上,有“金山泉”三字石刻。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帝爷,关公塑像体形敦实,目光严峻,双手抱笏,仪态矜持,龛上回龙舞凤,惜现已荡然无存。
“金山泉”石刻
金仙庵内景
另外,在西山八大水院中,金水院所在位置有多个版本,除金仙庵外,部分学者认为今天的颐和园一带或者海淀区龙泉寺一带都有可能为金代的金水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