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大觉寺天王殿南北两侧为佛教四大天王塑像,这几尊塑像为2003年末雕塑、2004年初彩绘而成。他们高大威猛,气势逼人,似动似静,神态各异,给人以强悍的震慑力量和雄壮的艺术美感。
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毗提河,能护持国土,是主乐神,塑像面部着白色,手持琵琶,管辖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塑像面部着蓝色,手持宝剑,管辖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流博叉,能以净眼观察,塑像面部着红色,手执蛇或龙,管辖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有大福德,护持人民的财富,塑像面部着绿色,手持伞或塔,管辖北俱卢洲。
四大天王各率领二十八部众,镇守一方,在古印度神话中象征地水火风。
佛教东传以后,中国人又将四大天王汉化,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是“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其中南方增长天王名魔礼青,手持青锋宝剑,以“锋”谐音“风”;北方多闻天王名魔礼红,手持混元珠伞,以伞之义谐“雨”;东方持国天王名魔礼海,手持碧玉琵琶,以琵琶之义谐“调”;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寿,手持紫金花狐貂,司“顺”(有的书说这个动物叫蜃,以“蜃”谐音“顺”。)
各处塑像也不甚相同,大觉寺内天王殿为明代建筑,故建筑内的佛造像体现的便是明代时期的风格。但无论天王手中的法器变换如何,解释如何,四大天王所代表的“风调雨顺”之意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