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智光大师与北京大觉寺

日期:2018年12月27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智光是明初著名高僧,他精通佛学、广译佛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智光一生政教成就卓著,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杰出的才能,不辞辛苦,多次出使印度、尼泊尔等国,为发展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智光颇受皇帝恩宠和信徒的尊奉,《明史》中有关于智光的记载,称之为“历事六朝,宠锡冠群僧”。

  

  智光塔铭(局部)

  智光,又名雅尔鼐·罗密克,也译为雅纳罗释弥,字无隐,俗姓王,祖籍山东庆云,元至正八年(1348)十二月十六日生,圆寂于明宣德十年(1435)六月十三日。《智光塔铭》中记载其“自幼聪慧,阅书经不忘。”少年时辞父母出家为僧,“年十五于北京吉祥法云寺礼西天板的达国师,传天竺声明记论授心印”,“二十一岁侍师游五台诸山,得睹文殊妙相。”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非常注意对少数民族实行符合其特点的政策,对西藏一带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并利用汉族名僧为这一政策服务。洪武七年(1374)智光奉召到南京,授命于钟山翻译其师板的达具生吉祥大师所携的《四众弟子菩萨戒》,以词理简明,为众所推服。十七年春(1384),与徒惠辩等奉使西域,往返二次。永乐三年(1405),擢右阐教。次年,俾迎大宝法王,后升任右善世。永乐十五年(1417),奉召北京,俾居崇国寺,赐国师冠。仁宗时,赐号“灌顶广善大国师”。宣宗即位,出内帑创大觉寺,俾居之,以佚其老,并敕礼官度僧百余人为其徒。英宗即位时加封“西天佛子”。宣德十年(1435)六月,示寂于大觉寺。天顺四年(1460),英宗追封智光为“大通法王”。

  智光在北京居住过的寺庙有吉祥法云寺、崇国寺、大能仁寺、大觉寺、西竺寺、开元寺、西域寺、弘仁寺、广善寺和广寿寺等共十座。今天,智光当年所居诸多寺庙中,只有位于京西阳台山的大觉寺至今保存完整,其余几座寺院几已无存。宣德三年(1428),明皇室重修元代灵泉寺,并赐名大觉寺,以为智光养老之地。关于此事,《智光塔铭》中有明确记载:“阳台山之大觉寺,实皇帝奉皇太后慈旨出内帑所创者,功德利济无间显幽,特命大国师居之以佚其老。”大觉寺钟楼上悬挂有宣德五年(1430)大铜钟,依钟记铭文,该钟为智光主持寺务时铸造。

  

  大觉寺藏明宣德五年铸铜钟

  宣德十年(1435)六月十三日,智光坐化,享年88岁,僧腊72。智光圆寂后众弟子取其遗骨于各处广建塔寺,位于大觉寺西北的西竺寺有高僧智光塔,如今塔寺俱己无存,只留下几通石碑和数座覆钵式小塔。

  

  西竺寺碑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