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山大觉寺中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一堂古代诸天造像。这些造像供奉于大觉寺大雄宝殿,在三世佛两侧各有十尊,共计二十尊,均为站姿,高约1.7米。大觉寺诸天造像神采各异,或身着华美服饰,或持各种法器,或多头多臂,可视为中国古代诸天造像中的精品。
大觉寺诸天造像
诸天是佛教中对于护法天神的称谓。“天”并非我们通常所指的天空,而是沿用了南亚次大陆对于神的称谓习惯,佛教典籍《金光明经疏》有云“外国呼神亦名为天”,所以天即是神的意思。根据研究,诸天在不同时期数量并不固定,且同样数量的诸天,在不同时代或地区,其范围又可能不同。总之,诸天的数量基本遵循了由少到多的规律,虽然范围会有变化,但主要天神相对固定。关于诸天的位置和排序,诸天像一般供奉在大雄宝殿中释迦佛的两侧,其排序则按照法会或熏修道场的规定进行排列。
民国时期拍摄大觉寺诸天造像照片
关于大觉寺诸天造像,最早的描述见于“御制大觉寺碑”阳面碑文,该碑位于大觉寺内山门北侧碑亭中,碑阳为明宣德三年(1428)所撰写的碑文。碑文记载“北京旸台山,故有灵泉佛寺,岁久敝甚,而灵应屡彰。间承慈旨,撤而新之。木石一切之费,悉自内帑,不烦外朝。工匠杂用之人,计日给佣,不以役下。落成之日,殿堂门庑,岿焉奂焉。像设俨然,世尊在中,三宝以序,诸天参列”。这段碑文记载了大觉寺的原名以及重新修缮的原因,其中“诸天”二字当指大雄宝殿中的诸天护法神造像。此为大觉寺存有诸天造像的最早信史。
如今,这些珍贵造像被妥善保管在大觉寺大雄宝殿内南北两侧,供五湖四海的游客参礼仰望,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与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