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朱自清的打油诗《大觉寺玉兰花》

日期:2018年12月27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朱自清(1898 —1948年)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对于朱自清的了解,更多地源于他的散文《背影》和《荷塘月色》,那曾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教科书上重要的一课。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诗作在数量上并不太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曾为北京西山大觉寺四宜堂院内的古玉兰花赋诗一首,读来极为有趣,颇具打油诗味道:

  

  大觉寺里玉兰花,

  笔挺挺的一丈多,

  仰起头来帽子落,

  看见树顶真巍峨,

  像宝塔冲霄之势,

  尖上星斗森罗。

  花儿是万支明烛,

  一个焰一个嫦娥;

  又像吃奶的孩子,

  一支支小胖胳膊,

  嫩皮肤蜜糖欲滴,

  眨着眼带笑涡。

  上帝一定在此地,

  我默默等候抚摩。

  

  1934年4月17日,朱自清夫妇与陈寅恪、俞平伯等人相约同游西山大觉寺,还一起骑驴到管家岭赏杏花,这首《大觉寺玉兰花》的新体诗,便是此次游览之后的创作。

  大觉寺里的玉兰花,是多少人心心念念的记忆和期待啊……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