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大觉寺的弥勒佛

日期:2018年12月21日    来源:大觉寺

字号:        

  

  大觉寺天王殿内弥勒佛造像

  大觉寺天王殿内正中端坐开怀大笑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盘坐于须弥座之上,左手握一巨大布袋,右手持念珠一串置于右膝盖上,袒胸露腹,双耳垂于双肩之上,喜眉乐目,笑口常开,双目中神采奕奕,洋溢着慈善的光辉。

  

  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照片,拍摄于1958年

  弥勒为菩萨名,亦称“慈氏菩萨”。传说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出家为佛的弟子。先于释尊入灭,归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生于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扬佛法。我国寺庙所供的弥勒像,大多为五代梁朝僧人契此形象,其僧躯体肥满,常拿一布袋入市行乞,面现喜悦之相,人称“布袋和尚”。在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的时候,布袋和尚在岳林寺的磐石上圆寂,他临终时曾经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于是人们便以为他是弥勒降世的化身,并以他的形象作为弥勒佛的原身塑像,广设于寺庙之中。在北京的潭柘寺,有弥勒佛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一般寺庙都是把他放在第一个大殿内供奉, 主要是因为弥勒天生一副嬉笑欢乐的面孔,再加上弥勒还没有证得佛的果位, 所以他只是以佛门使者的身份, 坐在殿前替佛祖接受人间的供奉以及广大信徒的施舍。他的大肚形象, 是宣扬佛教以宽容为本, 忍让为先的宗旨, 就是咱们所说的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这种精神。

  

  大觉寺修缮中的弥勒造像

  大觉寺天王殿内如今供奉的弥勒佛塑像是2003年末雕塑、2004年初贴金而成。据有关文物专家回忆,殿内原有弥勒塑像现应存于北京法源寺。法源寺曾遭人为破坏,1979年由中国佛教协会筹集人力、财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新修复,并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破坏后的法源寺殿堂佛像缺失,大觉寺内的弥勒佛就是于那时被调到法源寺的。该佛像为明代夹纻金漆塑像,像高1.12米,左手持布袋,右手执念珠。该像最初供奉于法源寺天王殿内,后因破损严重,被收入文物库保存,而替换为另外一尊。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存原大觉寺天王殿弥勒佛造像照片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