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大雄宝殿内天花板正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装饰构件——盘龙藻井。
大雄宝殿三世佛及盘龙藻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藻井。藻井,是中国古建筑独有的一种装饰手法,一般做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向上凹起的井状,“藻井”看上去像一口倒扣过来的井,四周刻画藻草,故称“藻井”。
藻井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室顶上已有藻井装饰,上面刻画着藕茎类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菱角、荷花或莲叶。古人迷信,认为水草可以压火。《风俗通》云:“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中国古代宫殿多为木结构,常有火灾之患,所以常用藻井装饰,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藻井能灭火,这当然是不可信的。但藻井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建筑上的一种独创艺术,后人以此引为骄傲。
到了后来,随着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的不断完善,藻井就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只允许在宫殿或庙宇的宝座或者是佛像正上方安放藻井。藻井的形制有方形藻井、斗八藻井、圆形藻井等等,样式复杂,各层之间多使用斗栱,雕刻精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藻井的题材又大多以盘龙、佛像、天宫等较为常见。
大觉寺内殿堂正中的盘龙藻井就是一个精美的杰作,藻井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周边有小斗栱,层层收拢更加深了藻井的进深感。藻井中心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漆盘龙,盘龙姿态矫健,须目贲张,颇具气势,身上的鳞片排列有序非常具有木雕的形式之美。因为年代久远,盘龙身上的金漆已经剥落,但在鳞片之间的凹陷处依然能发现点点遗留的金漆,更为盘龙增添了一分古朴之感。
除了北京西山大觉寺的藻井之外,在北京的故宫太和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智化寺、法海寺等地都有十分精美的藻井,也欢迎朋友们前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