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觉寺山门南侧碑亭之中,有一通石碑,碑高3.45米,宽0.97米,螭首龟趺,碑额雕有盘龙纹。碑阳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雍亲王胤禛撰文并书丹:送迦陵禅师安大觉方丈碑记,行书。碑额篆书:法轮重转。碑阴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高宗弘历撰文,庄有恭正书。碑额篆书:香界长新。
碑阳碑文:
额题:法轮重转
送迦陵禅师安大觉方丈碑记
我
皇父现无量寿佛身,光被一四。天下临御。五纪以来,万类恬熙,益登极乐国土。余荷圣慈天覆,奉藩多暇,禅悦斯深,性海同游。时亲善友顾,十方释子,如粟如麻。求其了悟真宗,不愧称善知识者,了不可多得。僧性音净持梵行,志续慧灯,闲时偶接机锋,不昧本来面目。是可主持法席而俾以宏阐宗风者也。西山大觉寺者,金源别院,表刹前明,山深境幽,泉石殊胜,岩中宴坐,当不减鹫岭雪峰,聿诹良月。吉辰,倡率道俗,送方丈安禅,开堂演法。从此信响彻於诸方,善果结於四众。莫不勤行修习,广种福田。则住山领徒之侣,既可以报佛恩者报国恩,而祝厘资福之忱,亦藉以少展。至於园居相望,往复过从,入不二门,证无上道,此又余与性音所共勉勿谖者矣。
康熙五十九年岁次庚子秋九月和硕雍亲王撰并书
这篇碑文为清代雍正皇帝所书,记载了康熙五十九年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皇帝送迦陵禅师来大觉寺住持方丈的历史。亲自撰文并书丹,反映了雍正皇帝与迦陵禅师之间亲密的关系,也反映了雍正皇帝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联。而迦陵禅师的生平际遇又颇值得人寻味。请关注下期:《雍正·迦陵·大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