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东麓的古刹大觉寺,自清水院创建至今,已逾千载。大觉寺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辽金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辽代阳台山清水院的创立和兴盛,到金代成为章宗西山八院之清水院,前后跨越近两个半世纪。现存寺内辽咸雍四年(1068年)“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的记文和题名,对大觉寺早期的历史,有如下记述:“阳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概。跨燕然而独颖,侔东林而秀出。那罗窟遂,韫性珠以无类;兜率泉清,濯惑尘而不染。山之名,传诸前古;院之兴,止於近代。”以上引文,从侧面记载了当时的大觉寺名为清水院,并且是当地遐迩闻名的一处胜景。
阳台山是北京西北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一,属太行山余脉,在这一地区分布着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岭谷相间排列的山体,主要由火山灰岩构成,岩石风化后形成的肥沃土质,非常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这里林木葱郁,物种丰富,景色宜人。阳台山山形雄伟美丽,从温泉向西望去,其山势就像一头睡梦中蓦然惊醒的雄狮,因此,当地人也称此山为狮山,大觉寺就在这卧狮的怀抱之中。寺院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
俗语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反映了佛教寺庙选园建址的特点。在中国很多名山胜地、山林水畔都建有著名的寺庙。北京城西,山势雄伟,起伏连绵,流泉淙淙,怪石嶙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创造了天然山水的形态,构成了完整的山环水绕、草木葱郁的景象,自古以来就成为风水宝地。在历代统治者的倡导支持下,佛教日益兴盛发展,作为宗教文化的佛寺建筑大量出现,西山大觉寺就是当时一座著名的皇家敕建寺庙。明代是大觉寺的鼎盛时期,从宣德三年(1428年)至成化十四年(1478年)仅50年的时间里,皇室就出资对其进行三次大规模的重修扩建。清代康乾两朝又重修寺庙,现存大觉寺的规模基本上是明清时期奠定的。大觉寺周围历史上曾有西竺寺、普照寺、莲花寺、广善寺、胜果寺等寺庙,共同构成了西山脚下一处颇具气势、规模宏大的寺院群落,至今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年深山藏古刹、朱墙掩绿树、钟鼓鸣奏、香烟缭绕的兴盛景色。
普照寺
莲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