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北平经平西到晋察冀解放区的秘密交通线有多条,“林迈可小道”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线路,位于现在的海淀区管家岭、车耳营、凤凰岭至门头沟一线。当时有许多的爱国热血青年和国际友人都是在我党的地下交通站帮助下,通过这条线路翻山越岭,前往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这些国际友人中,有一些以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我党无线电事业奠基人之一的林迈可。
林迈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1937年,他受北平燕京大学聘请担任经济学导师,并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当年12月,28岁的林迈可乘船来到中国,与他同船来华的还有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旅途中两人成为了好友,白求恩直接去了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林迈可去了已经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在北平任教期间,林迈可深感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并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他利用自己外国人的特殊身份,在北平市内为八路军购买紧缺药品和无线电零件,还曾亲手组装了一部电台,并邀请燕京大学的美国籍教授郝乐、维康廉一起,以旅游为名,把电台送到了大觉寺,再通过秘密交通线送往平西抗日根据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8日早晨,林迈可得知美日正式宣战的消息后,预感到局势变化,赶在日军进入燕大校园之前,带着妻子李效黎、朋友班威廉(物理系英籍教授)夫妇,驾驶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一同投奔八路军。到了黑龙潭,他们弃车步行,进入西山地区。林迈可听说过法国医生贝熙业帮助中国抗战的事迹,他们选择在贝家花园落脚,在游击队的掩护下抵达平西根据地,之后林迈可一家辗转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林迈可与妻子李效黎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出席英国会议讲话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对林迈可给予了高度评价——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中英友好、为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2015年,海淀区政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林迈可和“林迈可小道”的故事就在其中。“林迈可8公里” 红色经典线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在海淀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以构建重温历史、感受文化、创新体验的海淀特色文化建设为理念,通过把林迈可在地下交通站帮助下逃出北平日军搜捕的历史故事作为素材,依托历史遗迹、景观探险等开发出来。“林迈可8公里”全程主要包括大觉寺、贝家花园、沐容亭、沐春亭、金山寺、中法友谊亭、圣-琼·佩斯纪念亭及故居、七王坟等。
中法友谊亭
回顾林迈可在中国的半生,在燕京大学教授知识,积极参与中国抗战救亡,买电台、送药品,还在支援抗战的同时,收获了神圣的爱情。而西山正是林迈可传奇一生的见证,“林迈可小道”更是国际友人林迈可无私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