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大觉寺始建于辽代,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千年古刹。大觉寺初名“清水院”,后称“灵泉寺”,因寺内清泉而得名。明代宣德皇帝敕资重修后亲赐“大觉禅寺”之名,并沿用至今。
大觉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代契丹族尊日东向、崇拜太阳的习俗。古建筑群落遵循中轴对称的形式分为三路,中路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佛殿堂,建筑雄伟古朴,布局严谨规整,是典型的传统汉式寺院布局。建筑虽然依山就势逐级升高,却不使总体显露,成功利用了自然地形,给人以层出不穷,引人入胜之感。
大觉寺
在中式建筑中,一般都设置有顶棚,既可以美化室内,又能防止梁架挂灰落土,还能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这种在现代被称为“顶棚”的设施,在中国古建筑中则称为“天花”,宋代时也叫“平棋”、“平闇”,清式建筑中也称为“井口天花”。
天花的基本形式,是用木条做成若干方格,然后在上面铺板,上面可以做各种装饰,或是彩绘,或是雕刻,非常漂亮。大觉寺的殿堂里便完整地保留着以佛教八宝图案为主的天花。
大觉寺大雄宝殿内的造像和天花
北京地区佛教寺院中的天花彩画多以梵文真言为主,附之以简洁吉祥图案,而像大觉寺内这种在天花上绘有繁杂精巧八宝图案的则非常少见。
大觉寺殿内天花上的八宝彩画
吉祥八宝,又称八吉祥、八瑞相,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智慧、财宝的标志性图样组成,即金轮、白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简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下种种供品,此八宝即为天人所供,又有说代表释迦牟尼成佛时身上的八个部位,并各有喻意。
据研究,八宝是古印度佛教和中国汉藏佛教相融合的产物,在佛教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装及绘画作品中,多以此八种图案为纹饰。清代乾隆时期又将这八种纹饰制成立体造型的陈设品,常与寺庙中供器一起陈放。在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逐渐相融合的漫长历史过程当中,它们带着吉祥和祈福的象征意义,经常以带有美好祝愿的方式出现在百姓生活中。
金嵌宝石八宝供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八宝寓意吉祥,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我们提取大觉寺大殿天花彩画中的八宝装饰纹样,重新手绘八宝图案,并从日常实用出发,推出《八吉祥》系列多功能香囊。
系上丝带,成为香包、香挂,可悬挂于衣柜、抽屉,或包包之上;
替换磁吸支架,变身车载香氛,固定于车内通风口处,屡屡散香;
香囊中内含磁铁,亦可化身为冰箱贴,为温馨小屋妆点一室浪漫。
八款香囊,八种香味,馥郁幽香令人心旷神怡,一物多用,寓意吉祥,是您居家、出行的随身好物。
大觉寺的沧桑古朴,从此以一种新的面貌和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2023年12月13日大觉寺文创空间
香风徐来,芬芳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