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演徐克2011年拍摄的电影《龙门飞甲》中,开篇有个桥段叫“大觉寺”,它的取景地正是藏在北京海淀阳台山麓里的千年古寺——大觉寺。
大觉寺始建于辽代,寺院坐西朝东,体现了辽统治者契丹人“尊日东向”之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得名“清水院”。金代时曾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后又称“灵泉寺”。明宣宗1428年重修,赐名“大觉寺”,沿用至今。
电影《龙门飞甲》截图01
电影《龙门飞甲》截图02
电影《龙门飞甲》截图03
走进大觉寺的大雄宝殿,抬眼望,可见头顶上有一方蟠龙藻井。
这方藻井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是方井、中层是八角井、上层是圆井,取“天圆地方”之意。最外圈的结构是方井,四边全部由斗拱组成。方井之上,由正、斜枋组合而成八角井,在方井与八角井交接处形成的三角形叫角蝉,角蝉表面以龙纹雕饰,八角井的上口收成圆井,圆井的内边是贴有云纹的随瓣枋,在圆井之上雕刻蟠龙,龙身动态夸张,龙头朝下,整体藻井表现出了威严庄重,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精神震撼。
大雄宝殿内蟠龙藻井图
藻井是中国古建里最美的天花。古人的屋顶,一弯穹庐,可见繁花,可见神仙,可见宫殿,可见蟠龙,可从人间通往天宇。古人为何要在屋顶做“井”状装饰?这就要追溯一下藻井的起源。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藻井起源说,是说藻井最初是模仿远古时期穴居人在洞穴顶部开凿的用以通风、采光和出入的天窗而形成的。“藻井”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赋,《西京赋》中写到“交木如井,画以藻纹......”,这八个字很形象的说明了藻井的样子,形状如井,用藻纹装饰。
古人在屋顶做藻井,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人的房屋是木制,木建筑最忌火,而井是续水之器,藻是水中之物,皆可以压火,古人是希望以此避免火灾以取吉祥。
以大觉寺的蟠龙藻井为原型创作的金属冰箱贴,取其中八边形和中心蟠龙圆两部分,用锌合金分两层叠加制作而成。中心的蟠龙圆可以转动。为了表现藻井中斗拱反复堆叠的形状,在设计和工艺上,我们力图做到细致入微的刻画与再现,让商品尽量接近原型。
大觉寺的蟠龙藻井原型因为岁月悠远,早已褪去了昔日的油彩,在这款文创产品的色彩的选用上,我们参考了中国古人对颜色的分类,古人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混合色。产品整体以青色为底,中心蟠龙底色选用了金盏黄,其他纹饰的配色选用了各种间色来搭配,主角蟠龙选用了黑褐色。
蟠龙藻井冰箱贴12月30日上市,在大觉寺文创商店内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