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节目预告丨敬请关注《这里是北京》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北京在行动》

日期:2024年04月17日    来源:

字号: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而从文物分类的角度,古迹遗址都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北京市东城区在前门地区,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正在进行。文物普查到底要做什么?又找到了哪些新文物?让我们跟随BRTV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走进普查一线一探究竟。

  

  东城区的前门地区,古建筑和近现代有代表性的建筑较多,被选为了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试点地区。比如临汾会馆,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就已经被登记在了普查文件当中。而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工作,信息核对更加精细。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

  除了复核,文物普查的另一大类工作,就是梳理新的文物信息线索。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李粮企:梳理近年来规划建设领域考古新发现,或者科学研究等领域新发现的文物信息线索,然后在四普结束前要完成,这个新发现梳理出线索达到文物标准,然后我们对它进行一个认定、公布。

  东城区四普办新发现队队长徐子枫: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珠市口东大街183号,这个建筑可以追溯到宣统年间宣统二年的时候,有一个山东招远的生意人,叫徐清修,他从山东来京做药材批发和零售。

  

  东城区四普办队员沈雨辰:我们可以把它这个匾额的细部砖雕细部进行拍摄,这个我们可以把它升起来,高度大概五米左右。

  东城区四普办队员张予正:录入标准里面,希望我们有一个俯瞰的全景照片,那么这个高度可以满足我们在东城区禁飞区的情况下,获得这个俯瞰。

  

  东城区前门街道作为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试点区域,截至4月10日,完成全街道实地普查调研,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点位62处,核查“三普”之后核准公布的文物7处,本阶段共梳理新发现文物线索数十处,后续专家将对文物线索进行研究和确认。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北京在行动

  节目信息

  

  播出时间

  4月18日 19:00

  播出平台

  BRTV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