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为贯彻落实“政治铸魂、学术夯基、人才固本、制度立正”的指导思想,深化钟铃文化和觉生寺历史文化研究,不断提高文物科研创新能力,激励博物馆业务研究人员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科研动态”专栏正式上线。本专栏将陆续推送本馆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搭建一个有益于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了解博物馆科研工作的窗口。敬请关注!
2023年10月15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铁质文物无眩光封护材料研究”课题组赴河北省涞源县阁院寺对铁质文物“飞狐大铁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考察。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涞源县,东汉时创建,唐时重修,是一座千年古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年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土木建筑,其中阁院寺东南角的大铁钟,是我国现存的唯一有明确记年的辽代大铁钟,铸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钟有六耳,象征“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能生之意。课题组对铁质大钟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测量记录:钟高1.6米,口径1.5米。同时对这口铁质大钟的内外壁进行了拍照记录,由于这口钟是室外露天存放,锈蚀比较严重,在钟顶部已经锈蚀出了洞眼。根据本次调研考察的现状,对铁质大钟的保护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