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
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阅古钟林”展厅里,有一块展板,其中介绍道:“据《太平御览》记载:‘凡金为乐器有六,皆钟之类也,曰钟,曰镈,曰錞,曰镯,曰铙,曰铎。'” “铎,大铃也。”
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金属器皿,以铜或铁铸成,形状与铙、钲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内部有舌。在铎的上方,一般都安装有木柄,铎内施钩悬舌,执柄摇动的时候,铎和内置的舌相互撞击,会发出响声。
↑外卒铎 战国时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所用的器具,也是一种古代乐器,盛行于春秋至汉代。一般而言,铎分为两种,以木为舌的称为木铎。以金也就是金属为舌的称为金铎。木铎代表“文”,用来宣政布教;而金铎代表“武”,用来指挥军队。郑玄注释《周礼》,“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正是此意。
↑《孔子杏坛讲学国轴》 明•吴彬 现藏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
↑《孔子讲学图》 明•李唐 曲阜孔府藏
再后来,人们逐渐又根据木铎的作用将它的意义扩大化。把木铎比喻为宣扬某种学说、思想观念或政教的人。比如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写到:“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
↑《先师孔子行教像》 唐•吴道子 曲阜孔庙藏
而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更以木铎自喻,说自己是上天派来教化民众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因为孔子长年从事教育,且木铎与孔子关系密切,此后“木铎”就逐渐演变成了教师的别名,木铎的木舌也被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
↑明•孔子圣迹图 现藏于孔子博物馆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现在有许多师范院校的校徽中都有“钟”的形象,这正是取自木铎象征“孔子”,象征“教师”的含义。
教师节快乐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