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信息|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被命名为第二批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

日期:2021年01月15日    来源:

字号:        

  为弘扬廉政文化,打造廉政教育阵地,培养廉政意识、营造清风正气的廉政文化氛围,学习廉政知识,陶冶道德情操,2020年12月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13家单位命名为第二批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

  

  2021年1月14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办了廉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副局长王翠杰同志和局党组成员、市纪检监察委驻市文物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滕修展同志亲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为基地挂牌,并提出申办教育基地的成功只是工作的开始,一定要宣传好,坚守好这块廉政教育阵地。

  

  本次基地的成功申办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传统钟铃文化又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未来博物馆将在廉政教育方面进一步发力,知古鉴今,以史为镜,警钟长鸣,进一步讲好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营造清风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为打造北京博物馆之城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

  古钟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

  警钟需时时长鸣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九亭钟园的明永乐大铁钟,诞生之初原被称为禁钟,源于周朝的钟铎。按照周礼,国家有新的政令或法令颁布,都要鸣响钟铎以警示,引人警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禁钟功能逐渐演化为警钟文化,警钟长鸣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做人要堂堂正正

  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口明代天启年间的“歪钟”,钟体上铸造有“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虔铸”的铭文,因此人们也称它为“明魏忠贤铜钟”。然而,民间却认为这是一口“警钟”。因为,老百姓认为“铸钟如做人”,为人不正铸出来的钟才是歪的。这口钟就是为了警醒后世子孙,做人要堂堂正正。

  

  为官勿两面做人

  永泰寺铜钟的出资铸造人是清代著名的贪官苏克济。据说他当官期间曾经告发另一位官员贪污,还曾经被康熙皇帝御赐楹联夸赞其“正己风群吏,精心理庶民”。然而,雍正皇帝继位后已经退休的苏克济竟被查出在任期间收受贿赂达450余万两,最终被绳之於法。如今,苏克济出资铸造的永泰寺铜钟也成为了一口“警钟”,用来警示为官者:切莫两面做人。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